國際清算銀行2021年1月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球2020年有86%的國家的中央銀行啟動了數字貨幣的研發,同時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央行對主權數字貨幣的態度已從審慎觀望轉向積極進取。
中國是主要經濟體中第一家引入并試點主權數字貨幣的國家。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對主權數字貨幣開展研究;2019年,明確提出中國央行數字貨幣的名稱為“數字人民幣”;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在深圳、蘇州、成都、雄安和北京等五個區域通過大型銀行測試數字人民幣。隨著試點項目的規模擴大,可以想象數字人民幣將逐漸替代實體人民幣,甚至用于跨境交易。
主權數字貨幣相較傳統的信用貨幣,理論上其積極意義在于:數字貨幣供應要規避實體貨幣的超發和濫發現象,增強法定貨幣的穩定性;現鈔交易具有匿名特性,貨幣當局對洗錢犯罪、恐怖活動融資等非法交易的監管難度較大,而主權數字貨幣的可控性更強,這為監管帶來便利;更為關鍵的是,如果各國都發行了主權數字貨幣,理論上國家間的貿易和投資可以直接用主權數字貨幣結算交易,而無須借助中間貨幣。
目前,我國的人民幣國際化正在大力推行,數字人民幣再先行一步,加之主權數字貨幣表現出來的穩定性、交易便利,這些優越性不正是當下全球最主要儲備和結算貨幣給世界各國帶來的困擾——貨幣超發和貨幣政策收縮造成全球流動性泛濫或緊縮,新興國家的股市、樓市出現泡沫或因流動性回流美國造成這些國家的資產泡沫被刺穿,他們的財富屢屢被洗劫。
世界各國推行主權數字貨幣到一定階段,國際貿易投資結算就可以繞過傳統的國際支付系統,國際結算系統如果發生“去美元”并發展到一定程度,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將無須儲備大量美元。這不正是對現有國際金融體系的解構和顛覆?屆時全球將不再遭受美元霸權帶來的痛苦和災難。當然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重構過程,勢必也是一個反復和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但世界人民終將擺脫美元霸權之苦。
因此,發展中國家對主權數字貨幣的興趣更濃厚。但美國對其他國家推行主權數字貨幣保持警惕,尤其是緊盯中國主權數字貨幣計劃,美國擔心中國的主權數字貨幣可能削弱美元作為全球主要結算和儲備貨幣的地位。但中國人民銀行的官方表態是,中國推出數字貨幣的動機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的貨幣主權”。
為此,美國官方的態度開始發生轉變。2020年10月,美國財政部與美聯儲一起研究一種與美元掛鉤的潛在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同期表示,美聯儲正致力于謹慎、認真、全面地評估央行數字貨幣對美國經濟和支付系統帶來的潛在成本和收益。
可以明確的是,美國現在積極推行數字美元,短期動機是將數字美元作為對沖疫情的工具,通過快速政府轉移支付,修復家庭資產負債表,依賴傳統支付手段,政府無法開展實時的轉移支付;長遠目的則是維護美元的霸權地位,尤其是在數字經濟時代仍繼續發揮其領導作用。
需要提醒的是,主權數字貨幣完全取代傳統貨幣,雖然給美元霸權帶來挑戰,但其對各國自身也將產生廣泛的影響,其影響將超過大多數人的想象。所以,如何利用好數字科技這把利刃,也在于各國貨幣當局自己的把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