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服務貿易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關于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最佳實踐案例”的函》,推出第一批共16項“最佳實踐案例”,西安市5項案例(西咸新區2項)入選,占比31%,是入選案例最多的城市。
這5項案例分別為《探索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新路徑》《建設貿易金融綜合服務平臺》《探索技術境外輸出新模式》《航權開放助力打造國際航空樞紐》《搭建國際化多元化法律綜合服務體系》。
據了解,近年來,西安浐灞生態區依托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西安中醫腦病醫院,制定《國際中醫臨床實踐指南:腦性癱瘓》行業標準,先后與境外醫療機構合作建立國際中醫藥診療中心7所,累計接待10多個國家患者就醫、人員培訓和學術交流等超過1.2萬人次……助推中醫藥診療全方位“出海”,有力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世界認同。
截至2021年2月,西安高新區貿易金融服務平臺已吸引24家金融機構和上百家中介服務機構,通過提供銀企匹配、融資租賃等一站式、全周期服務,完善跨境保函、匯率避險增值等跨境結算服務體系和功能,持續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
統計顯示,已有1000余家貿易企業從西安高新區貿易金融服務平臺獲得100多種個性化金融服務。其中,240余家企業通過電子倉單或信用評估等方式獲得1.3億元貸款,平均信貸獲取時間較傳統模式壓縮2/3。投貸聯動、內保外貸融資模式為區內300余家外貿企業提供13.1億元的融資和1.5億元的境外融資。
《探索技術境外輸出新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過搭建全球技術服務平臺、推動技術轉移概念驗證、探索技術安全有序輸出服務體系如離岸創新中心、海外科技服務站等方式,助推我國產業化技術“走出去”。截至2021年2月底,西安高新區舉辦各類技術輸出交流活動1829場次,向境外出口技術3000余項,實現技術出口額56億美元。
得益于2020年6月開通的首爾-西安-洛杉磯“芯片航線”,2020年三星通過空運實現進出口貨量1.7萬噸,同比增長18.5%,貨值突破800億元,有效保障西安三星項目二期建設和產能擴充需求。
以開通第五航權航線為契機,西咸新區會同民航、空管等有關部門建立跨部門溝通協作機制,聯合國內外航空公司多措并舉集結客貨源等,已初步探索出以國際航線為核心,航線申請、航線時刻、通關便利等于一體的服務保障機制,實現了航權高水平開放。
芬蘭航空、新加坡獅航、馬爾代夫國家航空等國際航司在西咸新區設立辦事機構,東航、南航、川航等航空公司紛紛建設基地,持續加大運力投放。截至目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累計開通全貨運航線37條,其中國際航線18條,第五航權貨運航線2條。貨郵吞吐量從2017年的26萬噸增至2020年的近38萬噸,總量排名進入全國前十強。
為扎實有序推進“國家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建設,今年3月,《西安市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實施方案》印發,明確提出88條任務措施。“截至目前,已有18項試點任務基本完成或達到預期效果,在探索完善管理體制、擴大對外開放、創新發展模式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西安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商務部服務貿易業務平臺統計,今年前4個月,西安市服務貿易進出口額2.03億美元,同比增長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