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業務下沉,加之利率市場化和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挑戰,農村金融市場競爭日益加劇,過去依靠存貸利差、人緣地緣優勢的農商行更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如何突破發展困境,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做好資源最佳配置,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成了擺在農商行面前的重要課題。
近年來,壽縣農商銀行通過及時轉變營銷理念、調整經營思路、創新服務模式、做實普惠金融等方式探索出一條差異化發展道路,業務規模穩步提升,經營指標持續向好。截至2021年4月末,各項資產總額達到174.00億元,較年初增加15.38億元,增幅9.70%;各項存款156.62億元,較年初增加15.06億元,增幅10.64%;各項貸款111.69億元,較年初增加6.72億元,增幅6.40%。
以開放的思維,及時轉變經營理念。結合當前農商銀行面臨的經營形勢,壽縣農商銀行在持續鞏固傳統優勢的基礎上,及時調整經營思路,堅持“做小做散”的經營導向,繼續下沉服務重心,與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形成差異化錯位競爭。同時從戰略高度全面謀劃布局,通過創新業務產品、改進考核機制等配套改革,做好頂層設計,引導全行上下統一思想,實現經營理念及時轉變。具體實施過程中,圍繞“農業、農村、農民”的金融服務和信貸需求,先后創新推出了“應收賬款質押貸”“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金農易貸·農資貸”“紅土地·豐收貸”等10多種信貸產品。
以合作的策略,積極搭建服務平臺。近年來,壽縣農商銀行結合服務區域的經濟特色,積極擴大對外合作,不斷創新金融服務模式,推動形成“1+1>2”的效應。一方面,依托現有產品與資源,與農業技術公司開展戰略合作,在業內率先推出了“一站式惠農服務e家”,圍繞農業產業鏈,打造了“銀行+公司+農戶”的金融服務“閉環”,從資金使用到技術指導,再到產品的供應和銷售,對客戶進行全程一站式服務。目前,平臺已簽約合作養殖戶200余戶,為合作養殖戶累計授信4800余萬元。另一方面,加強與省內大企業合作,與安徽省農業信貸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簽訂批量擔保業務合作協議,目前累計辦理2.59億元批量擔保業務,在有效緩解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等“擔保弱”“融資難”問題的同時,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貸款風險。
以普惠的服務,全力拓展“三農”市場。近年來,壽縣農商銀行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增設助農取款點、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等舉措,逐步構建了“營業網點+自助銀行+電子銀行”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服務體系。目前在全縣共開設47個營業網點、60處24小時自助銀行、42個金農信e家惠農服務室、31個拎包銀行,真正實現了“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同時,以推廣“整村授信”“金農信e貸”“金農企(商)e貸”等為抓手,全面覆蓋農村小額貸款市場。截至2021年4月末,涉農貸款余額89.93億元,占各項貸款總額的80.52%。通過做實普惠金融,逐步消除了農村金融服務“盲區”,實現各項業務健康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