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監管部門早有預警,但資本在社區團購領域的無序擴張,還是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近日,社區團購領域的元老級企業——同程生活正式宣告破產的消息震動了行業。同程生活與興盛優選、十薈團一起,被業內人士并稱為“老三團”,同程生活曾是僅次于興盛優選的行業老二。互聯網巨頭的資本擴張打破了整個社區團購賽道的發展節奏,無力“拼資本”“拼補貼”的同程生活遭到“碾壓”。
公開資料顯示,同程生活是由同程集團內部孵化的社區生鮮電商平臺,2018年年底正式上線。啟信寶顯示,同程生活迄今為止共完成了8次融資。同程生活通過和千鮮匯、鄰鄰壹、考拉生活等區域品牌合并,逐步在華東、華南珠三角、西南等全國多范圍擴張。如果沒有互聯網巨頭殺入社區團購,同程生活還可能走得更遠。
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臨改變了大家的購物方式,由此社區團購平臺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互聯網巨頭也紛紛推出了自己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像美團的優選事業部、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等。京東2020年12月更是為自己旗下的社區團購平臺大力投資7億美元只為搶占市場。數據顯示,社區團購融資事件從2019年的29起,上升到2020年的35起,更為驚人的是,融資金額從近百億元激增至兩百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互聯網巨頭加入社區團購,該賽道已經成了“天價燒錢”的資本游戲。目前,只要是互聯網巨頭進入的行業,資本大概率都不會再投。由于燒錢補貼太厲害,而社區團購平臺自身又缺乏“造血”功能,礙于同行競爭過于慘烈,產品長期低價虧本售賣,造成一些社區團購企業資金鏈斷裂。
事實上,為了防止大量資本涌入社區團購,開展價格補貼,擾亂市場價格秩序,損害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市場監管等部門已經加大了監管力度。去年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出臺了規范社區團購的“九不得”規范,為社區團購劃定“紅線”:不得濫用自主定價權進行惡性價格競爭、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得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不得利用大數據“殺熟”等。今年3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五家社區團購企業不正當價格行為作出行政處罰。5月又對十薈團作出150萬元的頂格處罰。
目前,隨著監管加碼,社區團購正趨于理性,資本開始退潮。企查查最新發布的《2021上半年社區團購投融資數據報告》顯示,1-5月,社區團購賽道僅有8起融資。其中1-3月有7起,4月有1起。社區團購從“百團大戰”正式進入下半場。以拼多多、美團為代表的互聯網新玩家靠補貼砸錢初步打下半壁江山,興盛優選、十薈團這些老玩家以及阿里、京東屈居第二。
可以預見,社區團購洗牌已經開始,同程生活破產給社區團購敲響警鐘。目前,社區團購已經打通了社區端的消費市場,未來將與生鮮電商、生鮮門店、前置倉等業態進行融合,規模效應、盈利能力將逐步顯現。隨著監管層對社區團購利用資本無序擴張進行指導約束,社區團購的重心也將從引流逐步轉向倉配、供應鏈建設等核心構建,社區團購正進入理性發展的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