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房前屋后打掃干凈,自己住得更舒服,還能得積分兌換獎品,真好!”6月14日一早,翼城縣南梁鎮牛家坡村王大爺如往常一樣,將自家小院打掃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這只是翼城縣鄉村治理一個小小的縮影。
近年來,翼城縣緊緊圍繞“自治有序、法治有力、德治有效”的目標,推進建立自治、法治與德治“三治融合”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化解在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重要保障。
自治有序激發活力
翼城縣通過黨建引領+黨員聯戶+基層治理,實現了黨員群眾“點對點”“面對面”精準化服務,走出了一條黨員干部示范引領、群眾積極參與,推動鄉村振興的黨建工作新路子。
該縣橋上鎮堅持以黨員聯戶服務為平臺,引領“外網(在外居住戶)+內網(常住戶)+紅網(黨員包聯重點戶)”三網合一、深度融合,織密織牢“網格之家”,充分發揮“紅網”高效運行的引領作用,黨員干部帶頭沖鋒在前的先鋒模范作用,將“網格之家”治理模式推向深處,精準打通了黨員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唐興鎮則以“一核引領、百千共治”治理模式為抓手,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拓展基層治理格局,進一步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里砦鎮著眼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鎮推行“小巷總理”治理模式,探索鄉村善治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堅強保障。
法治有力普惠群眾
翼城縣開展法律援助宣傳活動,為推動鄉村振興和法治鄉村建設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和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同時,組織“法治進鄉村”普法活動,集中宣傳,發放各類宣傳資料,接受群眾法律咨詢,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米”,讓法治建設的紅利惠及更多群眾。
王莊鎮依靠基層力量融合共治,將矛盾消化在基層,解決在基層,做到矛盾不上交,就地能解決。全鄉設立6個高標準金牌調解室,主要調解宅基地糾紛、家庭矛盾糾紛、經濟糾紛等矛盾糾紛,每周四為金牌調解開放日,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
南唐鄉結合村實際情況,對村級組織的權力和村民普遍關心的事項進行梳理、歸納,建立“小微權力”清單,切實做到“清單之外無權力”。同時,依托鄉司法所,設立鄉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每村一名調解員,健全規章制度,作為化解矛盾糾紛、提供法律咨詢的服務陣地。
德治有效春風化雨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老干部、教師、鄉賢、村民組長發揮積極作用,用典型引領激發了村民的文明意識,讓“德治”在農村陣地活起來。
為了充分發揮懂法說理善調有威的鄉土能人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唐興鎮建立了由“三老人員(老黨員、干部、教師)+理事會成員+法律顧問+調解能手+少數民族代表+心理咨詢師”的“百姓議事堂”制度。實行了綠、黃、紅三色分級辦理和閉環運行工作機制,并由鎮黨政班子成員擔任各片“百姓議事堂”指導員,統籌調度工作力量,重點解決疑難復雜問題。
隆化鎮在抓載體、建制度、解民憂上出招用力,探索實行了“黨群議事會”制度,在全鎮以“2021年要辦哪些實事”“農村六亂怎么治”等為主題開展了說事議事。目前,已收集意見建議34條,擬辦實事好事76件,解決矛盾糾紛9起。
西閻鎮邀請新鄉賢參與鄉村文化治理,傳承和弘揚鄉村文明。他們推選一些知法懂法、公道正派、德高望重的致富能手、“五老”人員以及姓氏代表等加入“鄉賢議事會”隊伍,為就近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調解服務,贏得了村民信任,取得了良好的矛盾調解效果。
翼城縣積極推進“三治融合”,充分激發了廣大村民的自治積極性,實現了鄉村治理法治化,提升了群眾的思想道德水平,走上了鄉村善治之路,實現了鄉村社會治理有效、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