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深圳達實智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實智能)公告稱,已正式就深圳地鐵16號線一期、二期綜合監控及MCC系統項目與深圳地鐵集團簽署合同,合同金額累計超3億元。達實智能將為項目提供基于華為云的達實自主研發的AIoT物聯網智能管控平臺。 而在此前半個月,達實智能剛剛宣布中標深圳地鐵四期工程12號線AFC項目。
作為國內領先的智能物聯網產品及解決方案服務商,達實智能的客戶名單還有很長一串。公司目前累計已為30多個省級行政區,200多個城市,3000多個項目提供服務,并自主投資打造了國內首座獲得“雙標準三認證”的超高層綠色智慧大廈標桿——達實智能大廈。
未來,達實智能將利用物聯網技術推動建筑節能,助力城市“碳達峰”“碳中和”。
上市十年營收凈利潤實現十倍增長
達實智能成立于1995年,于2010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以云邊協同的實時數據處理技術為核心技術,提供自主研發的智能物聯網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應用市場覆蓋商業建筑、醫療建筑、公共建筑等領域,為人們營造安全、節能、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環境。
6月1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達實智能表示,上市十年,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實現十倍的增長,未來十年,公司也已定下宏偉目標,并將其拆分成幾個階段,配套業務規劃及資金規劃穩步發展。
持續創新加大自主產品比例
對于普通人,建筑智能物聯網能帶來哪些不同的體驗?走進達實大廈或許能找到些許答案:手機上收到當天的來訪短信,不用去前臺辦理訪客手續,不用出示身份證件,只需打開通行鏈接便會顯示出二維碼,對著閘機掃一掃便自動放行。在掃碼通行的同時,達實自研的梯控系統就已經自動匹配了指定電梯并呼叫樓層,進入電梯后,也無需接觸電梯按鍵,電梯會直達目的地樓層。最讓人驚喜的是,電梯門一開,已有工作人員等候指引,不需再電話聯系確認。
實際上,這座全方位應用了達實智能自主核心物聯網技術的寫字樓,處處集成著先進的創新產品。達實智能創始人兼董事長劉磅表示,很多客戶渴望一個高性價比,可快速部署,穩定運行的智能化系統,但建筑智能化集成商大都沒有自己的產品。隨機的系統集成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所以達實要提供基于自主產品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通過持續創新,加大解決方案中自主產品的比例。尤其是,達實要大膽嘗試顛覆性創新,挑戰行業傳統技術架構,建立標準化的場景空間微邊緣控制器和廣域無線的多客戶多項目的云端智能物聯網管控平臺,將復雜縱向系統解構,形成簡單搭積木式的場景單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達實智能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達成重大戰略合作,包括:鴻蒙OS操作系統將應用于達實智能的智能終端產品,達實智能的人員識別管控系統接入華為沃土數字平臺,基于華為大禹平臺聯合研發為行業大客戶提供私有云物聯網解決方案等。“這將提升達實智能在5G、云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實力,落實物聯網硬件產品與大型解決方案的聯合創新,為相關產業注入新活力。”劉磅說。
未來十年發展“碳中和”“碳達峰”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做達實的戰略十年規劃,為此我們一直在思考物聯網技術還能為國家和社會解決什么重大問題?”劉磅表示,2020年,中國承諾: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國家指明了方向,這是達實智能的新機遇。
以深圳市報合大數據中心為例,該項目由達實智能提供高效冷站整體建設,實現全年PUE能耗指標小于1.25的智慧節能解決方案,節電率23.9%,年節約電量153萬千瓦時,折合年節約標準煤612噸,年二氧化碳減排量1525噸。此前,達時智能還參與了深圳市民中心的中央空調節能控制及水蓄冷改造,并為之提供10年運營維護。該項目是深圳首個市級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國家首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
劉磅認為,只有把技術與產品真正落地實踐,才能給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未來,達實將持續增加研發投入,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不斷完善、打磨EMC中央空調節能控制系統、AIoT物聯網智能管控云平臺以及高效冷站遠程值守管控平臺,聚焦建筑節能,與國家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