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由《當代金融家》雜志社、中國科技金融促進會、金融科技與共享金融100人論壇(FSF100)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科技競爭力卓越榜”評選活動中,最年輕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渤海銀行”)憑借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積極轉型和成功應用,特別是其“渤海”特色的生態銀行戰略,榮膺“2020數字金融綜合競爭力卓越獎”“2020普惠金融卓越創新獎”兩項大獎。
此次榜單評選活動,由主辦方、行業協會及著名財經院校等權威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根據定量和定性指標相結合原則,嚴格按照機構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應用創新、模式創新、平臺創新、開發能力、市場營銷、客戶口碑及品牌塑造等多重維度進行公平、公正的綜合考量,從相應榜單的評審提名及申報者中選出優秀代表進入入圍名單。
渤海銀行從眾多參選企業中脫穎而出榮膺“2020數字金融綜合競爭力卓越獎”“2020普惠金融卓越創新獎”兩項大獎,充分體現出市場對該行在中國數字金融以及普惠金融服務方面所做出貢獻的充分認可與鼓勵。
敏捷而自進化的生態銀行
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提出創新驅動發展,其中一個重要抓手就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激活產品服務微循環,來促進暢通內循環和打通外循環。
作為最年輕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渤海銀行很早便意識到數字化轉型是商業銀行實現戰略轉型的關鍵推動力。基于此,該行明確了構建“生態銀行”的戰略發展方向,率先在業內開啟了“線上化、數據化、智能化”的“三步走模式”,通過特色化、綜合化、數字化、國際化四大抓手,持續推動全面數字化轉型。
過去五年來,渤海銀行以數字化轉型為先導,持續深化生態銀行體系建設,加速對生態平臺的金融科技賦能。圍繞生態銀行建設,渤海銀行加速完善面向零售類、批發類、存管類、非銀金融機構的“四大產品線”。
下一步,渤海銀行將持續建設零售合作開放平臺,通過多元化技術模式,構建多場景、多渠道的在線客戶運營體系,將利用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大數據等技術,加快推進金融科技轉型規劃,全面促進銀行向數字化銀行轉型。
就在本月,渤海銀行與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利用各自的技術、大數據優勢和廣大的用戶基礎,使用金融科技把場景、數據與金融服務緊密結合,聯合創新,共贏發展,探索在聯合服務產業客戶、數智銀行等領域的生態合作。同時,雙方還將在銀企直聯服務、財務數智化、小微企業云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
智能化生態化的普惠金融
新模式迅速崛起
以數字化轉型為引領,渤海銀行的零售銀行業務、普惠金融業務在創新轉型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最為顯著:2020年,渤海銀行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發展理念,切實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三農”領域等薄弱環節的融資支持,準確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用力方向,走出了一條具有“渤海”特色的普惠金融之路。報告期內,該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431.6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85.50億元,增長195.35%;當年累計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5.74%。
特別是該行積極擁抱科技發展帶來的變革,不斷促進經營模式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以科技驅動實現精益化金融服務新模式,全面支持實體經濟、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如該行與吉林省金控集團聯合打造并上線了三農線上服務平臺“益易農”APP,通過“精準、自動、實時、敏捷”的風險管理理念和成熟的大數據體系,在了解農戶資產負債狀況和融資需求的情況下,清晰地為農戶畫像,把征信查詢、賬戶開戶、貸款審批、合同簽約、放款審查、貸款發放等環節全部業務線上化,實現了金融機構對農戶從以往“不了解、不敢貸、不愿貸”到“為農戶清晰畫像、掌握其金融需求、敢貸、愿貸”的跨越,并幫助農民在線上一站式申請“渤農貸”貸款,使農戶借款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當天申請、當天提款,享受到金融服務的“及時雨”。
針對小微企業主,渤海銀行通過“銀稅互動”方式,運用大數據技術也推出了線上信用貸產品——“渤業貸”,以企業工商、稅務、財務等信息為核心,通過風控在線審批的流動資金貸款,具有易辦理、審批快、免擔保等特點,成為提高普惠金融服務質效的重要抓手。
2020年是渤海銀行第三個五年規劃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該行“四五”規劃的起承轉合之年。據悉,已啟動編制的渤海銀行“四五”規劃,將在延續“三五”規劃戰略導向和豐碩成果的基礎上,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基礎、以中臺為支撐,推進輕前臺、快中臺、強后臺的企業級數字化與商業模式的重構,為客戶端提供綜合化、專業化、智能化、場景化、金融與非金融相融合的解決方案,致力于建設“隱形、無感、泛在”的“生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