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續反彈多日后,做多動能開始減弱,大盤開始出現震蕩。滬指周四小幅高開后出現窄幅震蕩走勢,盤中回落至5日均線獲得支撐,雖然多次出現反彈,但始終未能接近20日均線,最終出現微漲。深成指表現則明顯弱于滬指,指數小幅高開后便震蕩回落,全日綠盤運行,最終在20日均線上方報收。截至收盤,滬指報收3566.65點,上漲0.01%;深成指報收14784.8點,下跌0.4%;創業板指報收3279.16點,下跌1.2%。兩市成交量出現不同程度萎縮。
盤面上,BIPV概念掀起漲停潮,板塊漲幅高達9.72%,高居板塊漲幅榜首位。建筑、電氣設備、證券、銀行等板塊漲幅居前。鴻蒙概念、醫美、數字貨幣、半導體等板塊則處在跌幅榜前列。隨著大盤出現滯漲,個股出現大范圍回落,兩市共57股封死漲停板,同時有8股跌停。
近期市場熱點快速輪動,成交量也重返萬億大關,雖然指數出現震蕩,但結構性機會依舊。巨豐財經指出,此前鴻蒙概念集中啟動,隨后科技股爆發。半導體板塊大漲之下,板塊行情并未結束。而周四光伏又迎來較強表現,盤中迎來漲停潮,再次掀起市場炒作熱潮。近期市場成交量重返萬億,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也推動了板塊的輪動和熱點的上行。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輪動的這些板塊,無論是半導體、芯片,還是光伏,其實都是大科技類品種。目前的科技股經過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調整,估值也迎來了回歸,加上行業景氣度的高企,部分板塊快速得到資金的青睞,迎來連續的反彈。而很多高成長業績比較強的品種,近期也迎來階段上行。
就短期走勢而言,在市場連續反彈后出現震蕩,短線大盤壓力開始增加。源達投顧分析指出,雖然兩市成交量已經連續第五個交易日突破萬億級別,但從資金情況來看,周四兩市主力資金再度凈流出接近400億,說明資金分歧仍在加劇,市場短線調整壓力不斷加大。如果周五大金融等權重板塊護盤不力,則短線市場或將繼續維持震蕩格局。
巨豐財經表示,接下來的走勢,投資者一方面要謹防指數的反復甚至是回撤,畢竟全球流動性拐點已經確立,未來資金撤出新興市場的預期較大;另一方面,還可留意結構性機會。在半導體、芯片以及光伏之后,對于低位、低估值的科技股,尤其是業績支撐但滯脹的品種,還可繼續跟蹤和關注。此外,對于基本面良好以及估值較低的證券板塊,也可做一定的配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