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企業有“四新”
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新經濟企業是指在四川省內注冊,采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依托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業態和模式等創新應用為內核,相互融合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新型經濟形態,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企業。
具體來看,新技術指能引領行業發展、可實際推廣、替代傳統應用和形成經濟增量的新興技術(不含簡單的產品技術或實驗室技術)。
新產業指在科技革命及產業創新帶動下,通過產業分化裂變、升級換代融合產生的全新技術路線、產業結構、生命周期,能夠引發產業體系重大變革的新興產業。
新業態指順應多元化、多樣化的產品或服務需求,伴隨新一代信息技術升級應用,對不同產業及領域進行有效融合,并從中衍生疊加出的新環節、新鏈條、新活動。
新模式指以市場需求為中心,打破原有垂直分布的產業鏈及價值鏈,實現傳統產業內外要素重新高效組合并具有獨特競爭力的盈利模式和經營形態。
基于上述定義,對新經濟示范企業突出“創新性”的規定是,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持續創新能力強,技術領先或市場潛力大;對新經濟示范企業突出“可行性”的規定是,相關產品、服務已具備場景化應用條件或已開展市場推廣。
值得注意的是,對新經濟示范企業還給出了一條“硬杠子”:在四川省內注冊登記并實際運營一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企業上年度新經濟相關產品或服務收入不低于1000萬元、增速不低于15%;近一年新經濟相關產品或服務收入占企業同期總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0%;企業上年度納稅額不低于200萬元。
企業不搞“終身制”
對首次獲評新經濟示范企業的,在省級工業發展資金中統籌安排資金予以一定數額的一次性獎勵。獎勵資金用于企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相關項目建設或應用推廣。對已獲得省級工業發展資金、國家專項資金等支持的企業,不影響申報新經濟示范企業。
對獲評示范的企業納入四川省新經濟企業名錄,支持其積極申報國家和省級相關專項,在融資服務、專題培訓、宣傳推廣等方面予以重點幫扶。
在融資服務方面,除了獲得銀行貸款及其擔保外,根據新經濟示范企業的實際情況,很有可能被列入“上市重點培育企業”;在專題培訓方面,包括崗位培訓、企業管理培訓等。在品牌宣傳推廣方面,也將享受免費的品牌宣傳,企業形象的展示等。
新經濟示范企業不搞“終身制”。按照企業自愿申報原則,經濟和信息化廳每3年對新經濟示范企業進行一次復核,對通過復核的,予以重新授牌;對通過復核且發展上規模上臺階的企業,給予一定的上臺階資金獎勵;對未通過復核、未申請復核的,不再納入新經濟示范企業管理范疇。
此外,企業在申報、評審等過程中,若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核實,撤銷其申報資格,5年內不予受理其申請。對已獲評新經濟示范及資金獎勵的企業,在示范期內,若存在失信、不良記錄、安全及環保事故、惡劣社會影響、評估不合格等情形,收回已撥付獎勵資金并上繳省財政,撤銷新經濟企業示范稱號,且5年內不予受理其申請。
8家上市川企入選
在2021年四川省新經濟示范企業名單中,有8家是上市公司。“這些上市公司所具有的新經濟特征明顯,符合國家及四川省產業發展導向,他們的新經濟相關產品、服務已具備場景化應用條件或已開展市場推廣。”有業內人士認為。
從分布情況來看,科創板公司有3家,分別為:專注于智能投影和激光電視領域的極米科技。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豐富功能和優質體驗的智能投影產品,大幅提升了投影產品的智能化、易用性和畫質表現,智能投影產品迅速向消費級場景滲透,打破了外資品牌對中國投影機市場十幾年的壟斷。面向全球用戶提供無人飛行平臺和行業整體解決方案的縱橫股份。公司致力于向用戶提供“行業+無人機”的全新價值,應用于各個行業。同時,從事智能燃氣表及物聯網系統軟件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的秦川物聯也成功入選新經濟企業。
創業板公司也有3家入選,分別為:從事電子信息產業細分領域的新易盛、創意信息以及運達科技。此外,還有兩家主板公司:海特高新和華西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