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基層衛生健康事業,連續三年將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納入年度20項民生工程,在全省300家鄉鎮衛生院開展鄉村一體化管理試點工作,落實鄉鎮衛生院對村衛生室的“十統一”管理。有關部門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鄉村一體化管理、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下足功夫,讓群眾就近享受方便、經濟的醫療衛生服務,切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百姓健康送去“定心丸”
馮詩剛是邢臺市臨西縣洪官營村的一名村醫,挨家挨戶去問診是他的工作日常之一,在這個村子里,上至80歲老奶奶,下至6歲幼童,都親切地稱呼他“剛哥”。
村民馬秋平今年59歲,患有多發性腹腔纖維瘤,時不時腹脹胸悶,只要身體不舒服,一個電話,“剛哥”兩三分鐘就能上門。
像馬秋平一樣簽約家庭醫生的群眾還有很多,臨西縣自2017年開展家庭醫生服務以來,一共組建了85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541名家庭醫生,覆蓋了全縣299個行政村,為老百姓的健康送去了一顆“定心丸”。
今年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針對性進一步增強。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基層衛生健康處處長楊忠來介紹,目前以疫情防控為重點,利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短信等政務新媒體,每天向全省人民推送權威的健康科普知識,指導全省2.96萬個家庭醫生團隊對10類重點人群3557萬余人開展履約服務,切實提高了廣大人民常態化疫情防控素養和健康管理能力。
此外,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積極做好重點人群簽約履約工作,為有康復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成年殘疾人提供個性化簽約服務,切實增強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鄉村一體化管理:為實施分級診療打下堅實基礎
目前,河北有1962個鄉鎮衛生院與48796個村衛生室實行了一體化“十統一”管理,即落實對村衛生室的人員、財務、藥械、業務、準入退出、績效考核、工資、管理、培訓教育、獎懲管理,使村衛生室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之前做檢查,要跑去沙河市人民醫院,一來一回耽誤一天的時間。有了村衛生室,不僅可以在這里做基本檢查,沒藥了跟村里的醫生說一聲,就可以刷醫保卡拿藥,特別方便。”這是沙河市王莊村村民王獻社對沙河市周莊街道辦事處王莊村衛生室的感受。
村醫申士杰介紹,該村現在有448人,目前實行一人一檔的村民電子檔案,為村民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村民可以來衛生室做抽血、心電圖、B超等常規檢查,看病拿藥也能直接享受國家優惠補貼政策。”申士杰說,“衛生室有200多類日常藥品,村民完全可以小病不出村,如果有特殊情況需要轉診,村衛生室與沙河市中醫院、邢臺市人民醫院是醫聯體、醫共體關系,他們會為村民開通綠色通道,提供高效又便捷的服務。”
基層人才隊伍優化:確保縣域內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底不破”
近年來,通過提高薪酬待遇、確保人員編制、暢通晉升渠道等措施,加速營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吸引人才氛圍。放寬鄉村醫生注冊條件,引導醫學專業高校畢業生免試申請鄉村醫生執業注冊。強化全科醫生、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培養和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優化基層衛生人才結構,打造一支穩定管用的基層衛生人才隊伍,確保縣域內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底不破”。
“下一步,將推動基層機構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楊忠來表示,持續推動各地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房屋、設備等硬件建設,以全科醫療為基礎,不斷完善科室設置,進一步提升門急診、檢驗檢查、住院、中醫藥等方面的服務能力,為基層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以實際行動向群眾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記者 程雨恬 靳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