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四散飛,桃子壓枝垂”。近日,阜城縣崔廟鎮張家橋村千畝桃園的冬桃進入采摘期,一個個白里透紅、色澤鮮麗的鮮桃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和采摘,從中體驗勞動的樂趣和收獲的喜悅。
“眼下這個時節,其它品種的桃都陸續下市了,冬桃卻剛剛上市。聽朋友說,這種桃挺好吃,我就自己開車導航過來了。”正在桃園里采摘的游客鄭桂凜說,她打算多摘些桃,帶回去給朋友們嘗嘗。
張家橋村種植的冬桃屬于晚熟品種,由于生長期長、成熟期晝夜溫差大,桃子個大味甜、色澤鮮艷。“冬桃的采摘期比較長,可以從9月延續到11月。”張家橋村黨支部書記張勇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們通過網上直銷、采摘、大型超市采購等,不斷擴大銷售渠道,每畝冬桃可以收入3萬多元。
張家橋村冬桃產業的發展只是崔廟鎮特色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鎮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把培育壯大特色冬桃產業作為助推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不斷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積極擴大種植規模,帶領農民共同致富。
“發展冬桃產業,為我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提供了強大的產業支撐。”崔廟鎮黨委書記申濤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大力發展冬桃產業,書寫好鄉村振興、助農增收的新答卷。
近年來,阜城縣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通過土地流轉和產業結構調整等方式,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同時,借助電商、游客采摘等渠道,加大農產品推銷力度,引導傳統型農業向高效農業、特色農業轉變,帶動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和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郭慶敏 通訊員劉東曉 焦佳慧 杜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