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當代置業”,01107.HK)發布公告表示,本公司發行并于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于2021年到期的12.85厘優先票據于10月25日到期,發生票據違約。
根據規管票據的契約,該等票據的所有未償還本金及其任何應計但未付利息于2021年10月25日到期。因宏觀經濟環境、房地產行業環境以及本集團最近面臨的COVID-19疫情等多種因素的不利影響導致預計之外的流動性問題,票據本金及其應計但未付利息的還款安排未能于當日達成。
對于給公司帶來的影響,當代置業表示,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正在評估本集團的財務狀況及現金狀況,并密切監察此事的發展。公司正與其法律顧問盛德律師事務所合作,并預計近期聘請獨立財務顧問,以協助其制定顧及境內外利益相關者之利益的整體規劃。
此外,當代置業稱,應公司要求,自2021年10月21日上午9時正起,公司股份及債權證券于聯交所暫停買賣。公司股份及債權證券將繼續暫停買賣直至進一步通知。
10月11日,當代置業發布公告表示,10月25日到期的2億美元債券余額延期3個月兌付,目前正在尋求投資人諒解和同意。但10月20日,公司再發文,終止有關于2021年到期的12.85厘優先票據的同意征求。
記者根據債券數據平臺DM查詢,該筆債券是當代置業于2019年4月25日發行,期限為18個月,發行規模為3億美元。由當代置業的若干附屬公司擔保,并在新交所上市。目前余額為2.5億美元,利率為12.85%。
在在上述余額為2.5億美元債公布延期兌付后,10月12日,穆迪將當代置業的家族企業評級從B2下調至Caa2,將其發行債券的高級無抵押評級從B3下調至Caa3,并將上述評級列入可能進一步下調的觀察;10月14日,惠譽報告稱,將當代置業的長期外幣和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由“B”下調至“C”,并將其高級無抵押評級和未償債券評級由“B”下調至“C”,回收率評級由“RR4”下調至“RR6”。
此外,除了這筆債券,據記者根據DM查詢,目前當代置業存續的四只美元債,總規模超過1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余額為2.5億美元債公布延期兌付后,這四只美元債券出現暴跌。目前這四只美元債報價均跌破20美元。
另外,從業績表現來看,據當代置業2021年半年報數據,2021年上半年總收入同比增長 9.6%至人民幣95.43億元。物業銷售收入同比增 8.6%至人民幣93.16 億元,占總收入的 97.6%。毛利率由 2020 年上半年的 24.4%下滑至 2021 年上半年的 23.2%。
不過,截至上半年,當代置業整體債務規模繼續擴大,長期債務在債務總額中占據更大比重。計息債務總額由2020年末的人民幣245.93億元擴大至2021年上半年末的人民幣 287.55億元。短期債務占計息債務總額的百分比由2020年末的39.9%降至2021年上半年末的32.5%。
8月18日,國泰君安國際發布研報點評當代置業上半年業績時表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的財務業績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多元化的拿地渠道能夠一定程度上降低對招拍掛的依賴。綠色產品線以及在環境、社會及管治方面的持續發展將在未來取得成果。維持對當代置業“收集”的投資評級。預計市場情緒的改善將促進當代置業估值的逐步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現代置業總現金余額達到人民幣174.25億元。盡管半年報業績表現不差,但10月份的美元債卻仍然發生了違約。
截至發稿,當代置業股價為0.38港元/股,仍然繼續處于停牌狀態。針對目前債券違約情況,10月26日,記者也撥打了當代置業披露出聯系方式,截至發稿,尚未獲得接通。
根據官網介紹,當代置業設立于2000年,總部位于北京,2013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1107.HK。集團具有一級房地產開發資質,自主研發運營十大綠色科技系統和五大擴展系統,打造中國綠色科技地產領域的標志性品牌——“MOMΛ”,當代MOMΛ項目曾榮獲世界十大建筑奇跡之一。
(經濟觀察網記者蔡越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