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銀杏飄香,開放泰興誠邀天下。日前,2021中國(泰興)金秋經貿科技洽談會取得圓滿成功,50個項目現場簽約,投資總額314.885億元,協議利用外資7.61億美元。其間,泰興市啟動“青春泰興 智創未來”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對外發布《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十條政策》和《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服務高質量發展十條政策》。泰興市委書記張坤用 “好”“能”“行”三個字,詮釋泰興連續20屆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的高質量發展。
創新強,則泰興強;泰興要強,創新必須強。張坤介紹,泰興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把“發展是硬道理、硬發展沒道理”作為干事成事的根本,科學系統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以“三區三園”為主體撐起了泰興高質量發展的“頂梁柱”。始終把“項目為王、產業強市”作為干事成事的關鍵,推進精細化工及化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醫藥及醫療器械、節能環保、農產品精深加工及食品加工、新能源等特色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為實體經濟培根鑄基,著力打造以千億級為龍頭、百億級為支撐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已成為全國38個GDP超千億的縣級市之一。張坤表示,以國家創新型縣市和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為抓手,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和高端人才,培育各種創新中心和研發平臺,著力把泰興建設成“人才洼地”“創新沃土”,讓創新驅動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泰興位列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第22位,位列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第20位。先后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縣等稱號,連續兩年被表彰為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市。泰興市科技局局長丁曉江說,今年以來,泰興聚焦高質量指標爭先進位、創新型示范縣市建設、創新主體培大育強、載體平臺提質增效和產學研深度融合,全力補短奮起直追,全面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致力打造創新生態“小氣候”,持續增強科技創新“虹吸力”,釋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上半年,全市完成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20.6億元,位居泰州縣市區第一。
如今,在泰興這方投資熱土上,越來越多的企業走上“科技興企”“人才強企”之路,高新技術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至目前,泰興有效期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27家,泰州排名第1,已經形成了“領軍企業頂天立地,創新企業鋪天蓋地”的良好局面。
“去年,我市對原有的創新先導區政策進行了新一輪調整,出臺了科技創新工作三年行動計劃、企業科技創新積分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政策,切實提高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高企培育庫入庫企業的支持力度,推動企業加快釋放企業創新潛力。”丁曉江說,持續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全面落實人才新政“雙十條”,將圍繞創新平臺、項目引領、協調機制等方面聚力發力,培強高新技術“獨角獸”,營造科技創新“生態圈”,集聚創新高地“強磁場”,“一盤棋”推動政策鏈、人才鏈、資金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趙留峰 沈 凱 李 偉 王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