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16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十四五’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規劃》突出河北特色,明確到“十四五”末,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8.5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3.5件,商標申請量、注冊量、有效注冊量實現穩步增長。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涌現更多高質量知識產權,有效提升全省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彥軍介紹,《規劃》新增“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知識產權服務品牌機構”“知識產權管理規范國家標準認證的企事業單位”“有效注冊商標量”“著作權年登記量”等5個指標,最終形成覆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服務、保護全鏈條的12個發展指標,構建“4+4+2+2”預期性整體指標格局,較好地量化體現發展的質量和價值導向。
圍繞“十四五”時期河北省知識產權發展目標,《規劃》共設置了五項重點工程,即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提升工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工程、知識產權轉移轉化促進工程、知識產權服務能力提升工程、海外知識產權保護工程。
根據《規劃》,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提升工程主要包括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激勵高質量版權創造、培育高價值商標品牌三方面重要舉措。即圍繞全省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力爭在主要技術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前瞻性、能夠引領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價值專利。培育版權創新發展基地,持續推進版權示范工作,打造一批符合反映產業和區域特點的優質版權產業集群。完善版權登記體制機制。推進版權交易、保護、服務一體化發展。探索在版權確權、用權、維權中引入區塊鏈技術。完善產品質量監督體系,健全監督信息交流共享機制,提升商標品牌質量。引導行業協會、高校、科研機構服務商標品牌發展,對品牌質量進行研究、評價、監測。發展區域品牌,推動新型農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群品牌商標化。
聚焦“十四五”時期河北省知識產權發展的目標和指標,《規劃》圍繞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高效促進知識產權運用、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促進知識產權量質提升等內容提出了5大重點任務,同時明確20項具體工作任務。
激勵高質量知識產權創造,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具體包括推進高價值專利培育、激勵高質量版權創造、培育高價值商標品牌、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能力4項任務。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具體包括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強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司法保護、協同保護和源頭保護以及提升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能力6項任務。
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服務經濟轉型升級。具體包括完善知識產權轉移轉化體制機制、推動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提升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效能3項任務。
優化知識產權服務供給,助力經濟創新發展。具體包括提升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知識產權文化和人才隊伍建設3項任務。
深化知識產權協同合作,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具體包括建設雄安知識產權創新聚集區、深化京津冀知識產權協同、提升海外知識產權服務能力、加強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和維權援助等4項任務。
(記者張晨光 信賀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