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們操縱著挖掘機、打樁機,有序進行打樁作業,現場各類機器轟鳴聲不斷……在杭州市高新區(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正泰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推進中。作為總投資達51億元的全省重大產業項目,該項目始終處于加速奔跑狀態:從拿地到實現樁基工程開工建設,僅僅用了29天時間。
杭州工業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正泰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只是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工業投資再提速,尤其是制造業投資,步伐持續加快——市經信局數據顯示,1-11月,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5.8%,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8.6%,創近10年來最好水平。
工業投資是制造業發展的先導性指標,更是提升城市能級和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所在。自“新制造業計劃”實施以來,杭州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暢通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重點工業項目加速推進
項目拿地半年內開工率提高至90%
對浙江正泰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來說,濱富合作區的這個新項目,是提升企業全球競爭力的重頭戲。該項目將建成5GW電池及組件生產基地,依托于此,企業產能規模預計可上升至全球第5位。
“根據計劃,一期項目將在24個月內建成投產,從目前來看,明年春節前就能完成樁基工程。”杭州濱富合作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最快到明年底,正泰新能源智能制造項目一期就能完成主體建筑建設,開展機電設備安裝調試。
同樣,在杭州錢塘區,零跑科技、泰德醫藥、史陶比爾等一批工業項目的工地都正在火熱施工中。
11月4日開工的零跑科技新能源汽車智能工廠項目,現在已進行到試制車間基礎開挖、基礎承臺鋼筋加工制作等階段。“11月,該項目完成固定投資近千萬元。”錢塘區經信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總投資達40億元,計劃2023年投產,預計2026年全面達產。
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的背后,是杭州圍繞工業投資項目打出的保障組合拳。今年以來,市經信局牽頭協同相關市級部門和區、縣(市)進一步優化企業服務隊伍,實行首問負責制,做實項目的服務保障,助推一批優質制造業項目早拿地早開工早達產。
“在全市各級各部門緊密協作下,我們暢通工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實現了工業項目建設的換擋提速。”
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全市工業項目土地摘牌后半年內開工率從以往的30%左右提高到如今的90%以上,整整提高了3倍。
政策撬動作用凸顯
重點培育產業效益顯著提升
步入“十四五”,杭州提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強市目標。而工業領域擴大有效投資,是加快制造業做大做強的重要支撐。
今年以來,全市已落地億元以上產業項目598個,其中,生物醫藥產業項目達56個。例如,今年9月在杭州醫藥港開工的泰德醫藥項目,總投資超20億元,將建設多肽藥物CRO、CDMO以及多肽藥物生產總部基地。
據悉,一期項目建成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5億元以上,創造500個以上新的就業機會,并引進一大批國內外高端人才。二期項目建成全部達產后,產能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以上,而且將帶動多肽藥物產業鏈發展。
“制造業投資增長的背后,是杭州重點培育產業效益顯著提升。”市經信局產業投資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顯示,杭州重點培育的計算機通信制造業和醫藥制造業保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2.1%和39.7%,位列行業前三,帶動相關產業投資額快速增長。
另一方面,杭州積極發揮政策的撬動作用,引導更多社會資金投向制造業。新一輪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資金補助政策實施三年來,杭州對在設備等投資1000萬元以上制造業技改項目給予相應補助,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及應用、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加大支持力度。
“每年市區兩級補助約100個項目,累計已補助超15億元。”市經信局產業投資處相關負責人說,通過技改補助提高企業轉型升級積極性、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也撬動了數百億元的社會資金投入制造業。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用好政策、做好服務,推動本地企業再投資項目、新落地投資項目加快建設,實現制造業投資全年紅,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蔡楊洋通訊員 舒俊 陸玲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