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深圳迎戰“0107”疫情已持續兩周。
防疫抗疫,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面對疫情的變化,連日來,深圳基層干部、社區工作者、疾控人員、醫護人員、公安干警、志愿者等一線工作人員快速響應,迅速行動,堅決守牢城市安全底線,既嚴格精準防控,又傳遞溫暖溫馨,全力跑出與病毒賽跑的基層“加速度”。
因為超大城市極高的流動性,基層工作者的工作量常常會在瞬間迎來幾何級數式的上升。但為了這座城市整體的安全、有序,為了盡可能確保城市面上的正常運轉,沒有人在壓力面前避讓退縮。
技術、策略、體系背后,最根本的是人的付出,是一個個具體工作者的“事不過夜”“枕戈待旦”……他們構筑起了深圳抗疫的銅墻鐵壁,彰顯了這座城市精細化治理的深厚力量,彰顯了這座城市溫暖人心的精神品格,彰顯了這座城市無處不在的軟實力。
以快制快
排查到盡頭檢測在前頭
1月7日凌晨,深圳市在對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時,發現2例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其中一名確診病例是在羅湖區蓮塘街道國威商務大廈辦公。
數據排查作為疫情防控的最關鍵的工作之一,早一秒查清確診病例的關聯人員,附近社區的居民就多一分平安。
接到街道通知后,蓮塘街道網格中心負責人胡偉萍火速返崗,通宵達旦安排落實重點人員數據核實排查工作。
關聯人員的數據達數萬條,胡偉萍以網格工作部專項排查小組為班底,抽調精兵強將組成“0107”數據組。同時聯合各社區工作站充實網格員隊伍,加強數據組與社區網格員的協同配合,確保核查率100%,落地核酸率100%,核酸匹配100%。
從1月7日至1月17日晚,胡偉萍所在的數據組已核實106796條數據。1月9日因關聯人員數據過多,數據組通宵達旦連續工作54小時,對重點專項89111條數據進行排查,確保數據下發后24小時內摸清重點人員軌跡,為管控提供第一手資料。
作為數據組的定心丸,胡偉萍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手機24小時待命。無人得知這是胡偉萍連續熬夜加班的第多少個日子,但她從未有過半句怨言,還時不時向組員們鼓勁傳遞正能量。
除了全力做好數據排查,老百姓遇到的任何困難都是基層工作者的心頭大事。
“蓮塘社區你們有一居民撥打110,稱13歲的李某咳嗽厲害而且發燒了2天,爸爸在外地出差,媽媽在外地照顧病危的老人,現獨自一人在家中,情況危急,請立刻安排人員到現場查看情況。”
蓮塘社區黨委副書記羅奇收到轄區派出所反饋后,作為社區“三位一體”成員,羅奇立即聯系羅湖中醫院,在同事的配合下,迅速穿上防護服,立即趕往小孩子家中。
“我現在已經知道如何快速穿上大白了”,多次半夜接送隔離人員,羅奇已經對穿大白早已熟練。
第一時間趕到小孩家后,李某見到羅奇三人上門,焦慮恐慌情緒立即平復。
經了解李,某近期沒人照顧,飲食睡眠不規律導致發燒咳嗽,因疫情不敢一個人外出就醫,于是想通過110報警的方式尋求幫助。
在了解詳細情況后,羅奇三人立即將李某就近送往羅湖區中醫院發熱門診就醫,同時安撫孩子及家長情緒。第二天凌晨3點左右,陪護小孩在醫院診治完并等核酸檢測結果報告出來為陰性后,將其送回家中。
日夜堅守
奮斗在一線保障到細節
2022年1月11日,羅湖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公告,在清水河街道劃定封控區和管控區。
為隨時掌握工作動態,能及時處理突發情況,清水河街道坭崗社區黨委委員、社區居委會副主任鄭國輝選擇把簡易床架在辦公室,以辦公室為家,全時候堅守在社區工作崗位上。
妻子黃雪燕一面心疼自己的丈夫,一面又想在背后默默支持丈夫戰“疫”,為丈夫和社區工作人員送來了熱騰騰的雞湯,為一線的“戰士們”加油鼓勁。
“真的沒想到,心里感覺很溫暖,有了她的支持,我更有干勁了,堅信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和社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有信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鄭國輝喝上一口妻子的愛心雞湯后,滿臉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本來想著兒子過2周歲就在家里煎兩個雞蛋,等解封之后再給他補上蛋糕。沒想到被隔離在家直接點外賣,下單后沒過多久工作人員就把蛋糕完好無損地拎上來了。”居住在羅湖區清水河街道草埔西社區鶴圍村許女士說。
而貨物架上分區分棟,整齊排列著各式各樣居民訂購的午餐、奶茶、快遞……草埔西專項愛心運輸組肩負保障好每一位居民生活需求的重擔,24小時穿梭在封閉區、管控區,挨家挨戶上門配送。組員們看到貨架上有生日蛋糕的外賣,第一時間就拎在手上,小心翼翼的拿著,按照地址,將蛋糕送到許女士門口。
一趟趟的運輸,一次次的上樓下樓,是運輸組人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工作日常。村里居民樓沒有電梯,工作人員有時還要把煤氣罐扛在肩膀,爬上6樓給居民送去,7天以來,為了讓居民在最短的時間里拿到防疫物資,吃上熱乎飯,幾乎每一位運輸組組員的手機計步數都超過3萬步。
疫情再次發生以來,蓮塘街道有700多戶,2000多的隔離人員,居家隔離服務是疫情防控的重點。
“我是工業園區115棟住戶,我家煤氣沒有了,現在無法做飯”。在一工業園區居家隔離服務群里,居民剛發出請求,仙湖社區民微專干林曉婷就及時接單。
因115棟離園區大門口較遠,煤氣工人無法進入到管控區,林曉婷就與同伴一起,幫居民把煤氣罐扛到家。平時嬌嬌女,瞬間變身煤氣工,從1樓扛到了9樓。
本身并不是網格員的林曉婷,因疫情需要,10多天24小時吃住在辦公室,一點一滴為居民服務中收獲后,已成為社區居民的得力助手。
“居民的訴求從打印輔導作業、郵寄身份證件、買藥買菜到收貨取貨,寵物照顧等,只要居民有需求,我們就有回應,把居民服務好了,我自己也就高興了,這點辛苦95后的我還是可以抗住的。”林曉婷靜靜得說。
真心真情
奔走在街頭溫暖送心頭
“誰還醒著,答一下到,組織需要。”
“到!”
1月7日、8日的凌晨兩三點,布吉街道執法隊的郭韶偉都是這樣第一個響應的。“我不敢睡、不能睡、也不想睡,生怕稍有一點怠慢,就跑不贏時間。”郭韶偉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他在東心嶺封控區搬運居民生活物資、配送居民早中晚飯、挨家挨戶掃樓登記信息……從白天干到深夜,再從夜深干到天亮。
疫情突如其來。一時間,無數深圳黨員干部“逆行”而上,成為這座城市最亮麗的風景。勇敢擔當、無私奉獻的深圳人,散發出前所未有的感人力量。
在龍崗區龍城街道黨支部,有著兩對“銀發先鋒”——黨支部書記黃地華與丈夫張至彥、黨支部委員李國富與妻子謝廷英。據了解,兩對都是平均年齡超過70歲的夫妻。疫情以來,他們除了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奮戰在核酸檢測點,還時刻牽掛著小區里的獨居老人,常常上門送去口罩等防護用品。
“老人們在疫情時期特別需要心理上的關懷,我們去陪他們說說話聊聊天,緩解緊張情緒。”餓了就吃個盒飯,累了就在附近的長凳上打個盹.....近一周來,他們每人的日均志愿服務時長都在8小時以上。
連日來,無數個深圳黨員干部在每一個普通的崗位上選擇堅守,各司其職,維持著社會的正常運轉,為抗疫貢獻力量。而居民群眾,也迅速聚攏在黨的旗幟下,在社區疫情防控戰場上做著力所能及的事。
黨員與人民群眾一道堅守奉獻,共同描繪了冬日里一幅“雙向奔赴”的溫暖圖景。
“漫漫核酸檢測路,排隊累了可免費領小怡寶一瓶,一人限一瓶,送完即止,喝水也要注意防護哦!”坂田街道一家賣豬腳飯的小店掛出小黑板,免費向排隊核算檢測的市民送水,用自己的方式為深圳加油;
“今天是臘八節,我來給大家送點臘八粥,吃了臘八粥,事事都‘粥’全。你們辛苦了!”臘八節當天,園山街道銀荷社區王阿姨和關阿姨為核酸檢測點醫護和工作人員送來兩大鍋臘八粥。
毫不退縮的醫務人員、一呼百應的社區工作者、不求回報的志愿者、可敬可愛的深圳市民……
無數深圳人共同堅守奉獻,如同點滴微光匯聚成星辰大海,合力繪就城市抗疫最大“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