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的風”從這里點亮“北京的燈”
——記者探訪國網北京檢修公司延慶換流站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這是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前便被交口稱贊的浪漫故事,也是中國“綠色奧運”莊重承諾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冬奧會期間,三大賽區所有場館歷史性地首次實現全部綠色電能供應。
一度綠電,能讓一個FOP照明燈桿亮40秒左右;
一度綠電,能讓頒獎廣場的主舞臺亮22秒左右;
一度綠電,能給太陽能充氣保障帳篷的電暖器供電約30至40分鐘……
來自河北的綠電怎樣完成在北京的冬奧之旅?近日,記者采訪了位于北京市延慶區的國網北京檢修公司延慶換流站工作人員,揭秘浪漫故事背后的奉獻故事。
一座站
綠電在這里從直流變交流,送進北京冬奧場館
“延慶換流站是張北柔直工程唯一一座受端換流站,也是綠電進京的第一站。”國網北京檢修公司柔直調相機運檢中心副主任趙壁介紹。
張北柔直工程即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個實現直流電網構建的重大科技示范工程,筑起了北京冬奧綠色電能輸送的主通道。
張北柔直工程建有兩個送端換流站及受端換流站、調節端換流站各一個。在張家口建設了康保、張北兩座新能源送端換流站,負責把來自康保、張北等地的綠電收集起來,并輸送出去。受端換流站建在北京延慶,負責接收從張北地區送出的綠電。調節端換流站則建在我省承德豐寧,其實是一個抽水蓄能電站,確保張北地區送出的綠電在每個時段都持續、平穩。
作為該工程的一座重要換流站,延慶換流站十萬平方米的站區像一塊巨大的“電路板”,源源不斷地接收著來自河北張北的太陽能和風能發電。
在換流站最核心的心臟部位——閥廳,有一座座十幾米高的換流閥閥塔。“這是柔性直流輸電系統最核心的設備,綠色電能通過直流線路匯集到這里,通過換流閥轉換為我們常用的交流電。”工作人員介紹,電力系統中的潮流控制非常復雜,特別是大量間歇性新能源接入后,柔直換流閥就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綠電在這里完成從直流到交流的轉換后,再通過北京500千伏環網輸送到北京各賽區、通過延慶地區220千伏電網輸送到延慶賽區,保障賽時各場館綠電應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座換流站有許多“首次”“首創”技術。其中,首次應用的混合式直流斷路器是世界上最高電壓等級、最大開斷能力直流斷路器,可快速切除故障點,保障直流電網其他設備繼續穩定運行;采用的柔性輸電技術,能有效抑制交流電壓波動,減少功率波動對受端電網的影響,是破解新能源大規模并網難題的“金鑰匙”……這些都是保障綠電供應的堅強后盾。
27個人
校驗全站8萬多個螺絲,一個不能松一個不能緊
2月4日,剛剛結束一次巡檢,延慶換流站工作人員任彬的手機上顯示,運動步數又過萬了。
十萬平方米的站區有設備上千套,僅核心設備換流閥就有成千上萬個子模塊、元器件和數千根光纖。一次全面巡檢下來,要花兩個多小時。
早在臨近冬奧會開幕之際,這里的巡檢便由日常的每天一次增加到了每天五次。在所有保障人員眼中,每一組設備、每一個模塊甚至每一個螺絲的安全運行,都事關冬奧綠電供應。
“換流站有8萬多個螺絲,我們一個一個校驗過它們的松緊程度,因為一旦不標準,就可能造成設備發熱,導致損壞。”工作人員劉吉昀介紹。
駐守在延慶換流站的保障團隊共27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的比例超過了70%,他們全程參與了延慶換流站的調試驗收、運行維護。
該站有關負責人介紹,之所以選用這樣高學歷的團隊來保障,是因為張北柔直工程的核心設備均為中國首創,在這里沒有先例可供借鑒。
“綠色冬奧保障有我,應急搶修支撐有我”“保障有我,服務綠電冬奧”“立足一線崗位,筑牢安全防線”……站里的大紅色展牌上,印刻著每位團隊成員的“冬奧保障一句話承諾”。為了冬奧的精彩,他們全力以赴,守諾踐諾。
兩張網
跨區域綠電交易,讓綠色能源供得上、送得出、用得好
事實上,除了看得見的綠電“輸送網”,還有一張看不見的綠電“交易網”在發揮著作用。
冬奧綠電交易機制是北京冬奧會的創新。發電企業生產的綠電匯入電網,最終供給有需求意向的用戶,要通過交易平臺完成交易。
為讓冬奧會用上張家口綠電,河北省發改委積極與北京冬奧組委溝通對接,研究出臺《張家口零碳冬奧綠色電力交易實施辦法》和《張家口四方協作機制用戶準入規定》,明確規定了張家口冬奧場館準入注冊和交易組織的操作流程;會同華北能源監管局出臺《京津冀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規則》,明確了張家口新能源企業綠電外送北京冬奧場館的交易流程,在政策層面為冬奧綠電交易提供了充足依據。
數據顯示,目前國網北京電力已代理完成2022年1至4月冬奧賽事期間的綠電交易,達成交易電量1.41億千瓦時。
跨區域綠電交易,讓綠色能源實現了供得上、送得出、用得好。北京冬奧組委日前發布的《北京冬奧會低碳管理報告(賽前)》稱,“北京冬奧會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的建立實施,保障了賽時所有場館100%使用可再生能源電力”。
不只是冬奧場館,張北柔直工程每年可向北京電網輸送約140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大約相當于北京市用電量的十分之一,每年節約標準煤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
延慶換流站有關負責人介紹,北京冬奧會后,該站會持續為北京地區輸送清潔能源,服務“雙碳”目標。
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到過的,來自張北的綠色電能點亮了一座座奧運場館,也點亮了北京的萬家燈火。(河北日報記者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