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的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銀裝素裹,觀眾們紛紛駐足拍照。這樣的天氣對長期站在戶外的公共區志愿者而言卻是嚴峻考驗。大雪中,公共區的志愿者將觀眾一一引導到觀眾入口。
“賽事服務工作很平凡,但需要傾注熱心,每一次向觀眾提供幫助都讓我充滿成就感。”志愿者史婕說,每當聽到觀眾的感謝聲,覺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北京冬奧會賽程過半,志愿者的熱情服務得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官員、媒體工作者的盛贊。在北京冬奧會的各個賽區,志愿者用專業素養和細心耐心,為冬奧會的順利舉辦貢獻著力量。
國際關系學院2019級本科生劉金匯泉,是張家口賽區云頂滑雪公園的語言服務志愿者。為了提高翻譯效率,他提前做了不少功課,熟記比賽項目每一個技術動作的中英文名稱,了解競賽規則、選手的背景資料等。一場近30分鐘的賽后采訪,他能快速記錄,并較為準確地識別出關鍵信息,滿足媒體工作者第一時間發稿的需求。
雪上比賽的混合采訪區在室外,劉金匯泉和其他語言服務志愿者的眉毛、頭發和帽子上常常掛滿冰霜。有時候工作忙碌,冰霜融化成水珠,順著臉頰流淌。“看到激動人心的比賽場景,以及記者們及時獲取采訪信息時滿意的笑容,我的心也跟著澎湃起來。”他說。
幫助別人,也是提升自己,志愿者在各自崗位收獲頗豐。在國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應用語言學專業的志愿者許新路說:“參與冬奧會志愿服務,看到運動員和記者的互動,讓我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有了新想法。”
“和醫學前輩、志愿者伙伴共事的這段時間,我學到很多。”國家跳臺滑雪中心的醫療協調員志愿者宋靜雨來自首都醫科大學。“處理突發事件的經歷提高了我的應變能力;帶領隊伍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經歷鍛煉了我的膽量,也增強了我的自信。”她說。
志愿者在冬奧會舞臺上展示風采,在他們身后是全方位的保障。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為志愿者配備志愿者手冊、保溫杯、定制圍巾、食品等各類物資。“我們每周評選表彰‘志愿之星’,舉辦攝影展示、征文比賽等10余種活動來豐富志愿者生活。”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志愿者經理李廣玉說。
北京冬奧會與春節相逢,讓志愿者在各自崗位上度過了特殊的新春佳節。首都體育館舉辦的“新春游園會”活動讓志愿者之家洋溢著濃濃的年味。投壺與冰壺組成游戲“壺壺生風”,寓意虎年與冬奧年的奇妙相遇;“一起向未來”活動區域的許愿樹與涂鴉墻,承載著志愿者對春節、對冬奧、對未來的美好向往。首都體育館場館群志愿者經理丁莉婷說:“提筆揮毫、趣味剪紙、編中國結等活動,讓志愿者在放松身心的同時發揮創意、傳遞祝福。首都體育館希望以此方式,讓志愿者在服務冬奧會的同時,在首體度過一個難忘的春節。”
中國傳媒大學教師李昉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是首都機場運行團隊的志愿者;北京2022年冬奧會,他在“冰立方”服務媒體運行。“成為雙奧志愿者是我的榮幸,希望北京冬奧會的這段經歷能讓志愿者收獲成長和友誼。所有為奧運付出、因奧運結緣的人,讓我們一起向未來!”李昉說。
在冬奧會上做志愿服務工作,是一次難忘的體驗,也會有可貴的收獲。冬奧會志愿者用笑容溫暖了這個冬天,用奉獻擁抱了整個世界。
《人民日報》(2022年02月16日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