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下午5點39分,伴隨著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吳江長安花園小區封控期間的第一個新生兒誕生,為眼下這個特殊時期孕育新希望。
“特別感謝所有醫護人員、志愿者,讓我們享受到了超級VIP的服務,真的非常感動。”記者連線產婦王萬麗時,她難掩激動的心情。
2月19日,是二十四節氣的雨水,夫妻倆決定給孩子取名“小雨”。“雨水節氣的含義是春霖降大地,寓意大地復蘇、春意回歸,相信我們很快就能戰勝疫情,迎來春暖花開。”王萬麗說。
封控下的愛心接力
讓“黃碼”產婦“一路綠燈”
在蘇州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后,接下來的幾天,疫情在全市呈現散點多發態勢,位于吳江區松陵街道的長安花園小區北區21幢也出現確診病例。16日,該小區21幢被列為中風險地區,當天根據蘇州市疫情防控第20號通告,整個小區升級為封控區。
“封控后,我們一下子慌了,因為預產期是26日,18日當天還有一次產檢,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后續的檢查和生產。”王萬麗丈夫吳先生告訴記者,于是,他們立馬聯系長安花園疫情防控指揮部。
了解相關情況后,指揮部馬上把信息上報至吳江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該中心立即安排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的婦產科醫生電話聯系王萬麗,安撫她的情緒,讓她安心待產。
17日上午,王萬麗突然“見紅”并出現宮縮。“我們立即聯系轉運車,將她送到九院,醫院那邊也為她開辟了‘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安排檢查,在確認情況暫時比較穩定后,我們把她接回小區里待產。”長安花園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保障組成員張芳芳說。
考慮到生產時間就在眼前,長安花園疫情防控指揮部在18日上午,又聯系九院為王萬麗辦理住院,將她和吳先生送去了醫院待產。
專人專用特事特辦
讓孕產婦平安迎“新”
“疫情發生以來,我們醫院迅速行動,將感染科大樓設為‘黃碼’人員‘專用’就診樓,里面設置了兩間隔離病房,供產科使用。”蘇州市第九人民醫院產科主任石云說,王萬麗到達醫院后,他們迅速安排至感染科大樓四樓的隔離病房待產。
據石云介紹,本次疫情發生后,九院是全區唯一一家“黃碼”孕產婦收治單位,在王萬麗住院之前,醫院已經制定了“黃碼”孕產婦救治、分娩、生產等相關方案。
“根據衛健委統計數據,近期,全區‘黃碼’孕產婦中,孕晚期有3位,近期分娩有2位,王萬麗是第一位前來生產的‘黃碼’產婦。我們在她來之前,已經確定了隔離產房醫生、助產士、護理人員名單,并提前入駐隔離病區等待產婦到來。”石云說,如果產婦可以順產,就安排至感染科大樓的隔離病房;如果要剖宮產,醫院也設置了隔離手術室。他們在整個過程中都以孕婦的安危為第一位,以最通暢的流程開展各項工作。
同時,九院還制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及時應對孕產婦生產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全力保障產婦和胎兒的健康安全。“生產畢竟具有一定的風險,有些孕產婦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正常順產,需要進行剖宮產手術,還有新生兒救治等方面,我們都安排了醫務工作者緊密聯系、隨時待命。從隔離產房到隔離手術室,也有專人全程進行護送。”石云說。
2月19日,王萬麗出現了規律性宮縮,在隔離產房助產士的鼓勵、幫助下,當天下午5點39分,她成功順產下一名6斤7兩的女嬰。孩子各項生命體征都很好,評分10分。
石云說,疫情面前,她所在的產科所有醫務人員沒有一個人退縮。除了做好孕產婦分娩保障工作的同時,還抽調了18名醫生支援核酸采樣、閉環管理、隔離病區等各環節的各項工作。科室內全員無休,只想為全區的疫情防控貢獻力量。
付出和感謝匯成“暖流”
讓江城的寒夜不再寒冷
孩子出生后,吳先生難掩內心的喜悅和感激。當天,他發了一條朋友圈,除了報平安外,特意感謝了醫務人員、志愿者對他們小家庭的幫助和關愛。
“我們樓棟的志愿者特別好,跑上跑下幫我們拿行李。還要感謝我們小區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保障組成員張芳芳,她忙前忙后幫我聯系轉運車和醫院。九院這邊的醫護人員也都特別好,非常有耐心,把我和寶寶都照顧得很好……”王萬麗說自己要感謝的人太多了,作為一名新吳江人,她感覺生活在吳江特別暖心和安心。
“王萬麗順利誕下女嬰”的消息不僅刷屏了小夫妻倆的朋友圈,也傳到了長安花園小區,讓封控多日的小區居民感到十分振奮。
“得到王女士順利生產的好消息,我們也通過微信第一時間為她送上了祝福,接下來在她出院的時候,我們也會妥善地安排轉運車,接她和寶寶回家。”長安花園疫情防控辦公室副主任吳為民開心地說。
封控區內首個新生兒的誕生離不開各方的通力協作。據吳為民介紹,隨著疫情阻擊戰的全面打響,封控區的孕產婦等特殊群體如何得到及時有效的醫療救助成為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
實行封控后,長安花園疫情防控指揮部對小區內所有人員進行了滾動式摸排,并制作長安花園小區特殊人群花名冊和醫療服務記錄表,將有重點服務需求的居民名字、房號、聯系方式、特殊人群類型等相關情況一一記錄在冊。
“通過摸排,我們共掌握了獨居老人、孕產婦、精神病患者、行動不便老人等75人的相關信息,其中,孕產婦14名。”吳為民透露,長安花園疫情防控指揮部對這些特殊人群專門建立了一對一、點對點的聯系,并且每天保持熱線聯系,對他們的就醫、送藥、生活物品配送等進行單獨安排。截至2月20日,已累計送外就醫7人次,遠程會診9人次。(黃新泉許芳)
來源:吳江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