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擴大對外開放,遼寧迎來重要機遇、重大利好。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作為一個現代、全面、高水平和互惠的經貿協定,RCEP具有經濟體量大、包容性強、發展潛力廣闊等特點,其包含的15個成員國人口數量、經濟體量、貿易總額均約占全球總量30%。與全球其他自由貿易協定相比,RCEP包容性更強,它不僅涵蓋貨物貿易、爭端解決、服務貿易、投資等傳統議題,而且涉及知識產權、數字貿易、金融等新議題,其貨物貿易開放水平將達到90%以上,高于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標準;中國和日本首次通過RCEP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歷史性突破。切實把握RCEP的發展機遇,將為遼寧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充沛動力,開辟廣闊空間。
在今年的省兩會上,抓住RCEP實施契機,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重點,代表、委員們熱議話題的焦點。對此,我們邀請到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請他們以對外貿易領域主管部門、經貿規則領域專家、經營一線從業者的身份,與我們共享RCEP框架下遼寧有哪些新機遇、新挑戰、新任務、新要求,如何找準切入點、把握發力點、謀劃增長點,為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1新機遇
機遇與挑戰并存
助力打造開放新前沿
RCEP生效后,已核準成員國之間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中日韓之間構建起了全新的自由貿易伙伴關系,東北亞地區經貿聯系和合作也將達到新高度。數據顯示,2021年,遼寧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國家進出口額度增幅可觀。這說明,融入這個全球最大的自貿“朋友圈”,遼寧已具備良好基礎。那么,在RCEP所帶來的更加緊密的國際分工與合作中,遼寧的比較優勢是什么?挑戰在哪里?面臨哪些新機遇?
宋彥麟:今年1月1日,RCEP的實施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式啟航。RCEP的實施是我國對外開放“新的里程碑”,為遼寧企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將進一步推動遼寧外貿高質量發展,助力遼寧高水平參與東北亞區域合作,更好地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RCEP區域是我省最重要的經貿合作區域,2021年,我省對RCEP國家進出口額達2531.8億元,占全省對外貿易總額的33%;RCEP國家在我省實際進資10.6億美元,同比增長近4倍;全省備案對RCEP國家投資企業21家,占全省對外投資總額的44.3%,RCEP區域已超過歐盟和北美,成為我省對外貿易規模最大、吸引外資增長最快、對外投資占比最高的經貿合作區域。在貨物貿易方面,日本、東盟和韓國分別是我省第一大、第二大和第五大出口市場,澳大利亞和日本分別是我省第二大和第五大進口市場。特別是我省毗鄰日韓,產品具有互補性,與日韓國家經貿合作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RCEP的實施,在產業鏈供應鏈重塑、貿易和產業分工調整過程中也將給我省開放型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挑戰:一是對中低端制造業造成沖擊。對日韓在機電產品、汽車零部件、鋼材等領域的關稅減免,將導致日韓高附加值產業對我省中低端制造業造成沖擊,影響我省個別行業的進出口規模和產業安全。二是對勞動密集型產業造成沖擊。東盟地區勞動力成本優勢將對我省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服裝和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帶來一定影響。三是對高端服務業發展造成沖擊。我省金融、養老市場等開放程度較低,這些領域的企業將面臨新的挑戰。
RCEP生效對于我省深化改革開放創新,暢通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統籌貿易投資通道平臺建設,更好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帶來重大機遇:一是有利于我省積極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加強與RCEP規則標準的對接,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二是有利于推動我省深化面向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在汽車、精細化工、半導體、造船、醫療服務和數字經濟等高科技領域,進一步補鏈延鏈強鏈拓鏈。三是有利于穩定涉外企業發展信心,在關稅水平持續下降和投資便利化的共同推動下,我省企業擴大對外貿易投資的積極性將持續增強。四是有利于更好發揮我省外貿創新平臺作用。遼寧自貿試驗區、市場采購貿易、邊民互市貿易區、進口貿易促進示范區、中歐班列、跨境電商和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區等外貿創新平臺,為深化同RCEP成員國開展經貿合作搭建了有效載體,可以在政策互通、通道連接、貿易便利化等方面深入開展務實合作。五是有利于推動我省優勢產業走出去。更好地發揮中鐵九局、禾豐牧業、東電一公司等龍頭企業作用,加快區域貿易投資通道布局,提升與RCEP國家經貿合作層次。
2新任務
規則與價值鏈重構
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
RCEP在市場準入和規則協調方面有著許多新特點,將有力推動中國加快從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這自然也對遼寧推進更深層次改革、實現更高水平開放提出了新要求。請問,遼寧應在哪些方面進行加強和完善,從而能夠更好地對接、用好RCEP經貿新規則?
宋彥麟:在外資領域,RCEP有爭端預防和外商投訴等協調解決措施,其關于投資便利化的條款規則更加詳細,執行性和操作性較好;RCEP采用區域積累原則和負面清單,并納入高水平的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競爭政策、政府采購等現代化議題,將推動亞太地區形成一個自由的、統一的大市場,進一步深化區域內產業鏈價值鏈,推動投資自由化和資本流動自由化,降低區域間投資成本,促進區域內經貿規則的優化和整合。RCEP負面清單比國內《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增加了國民待遇這一重要義務,擴展了清單內涵,清單之外的領域對外資準入和準入后待遇一視同仁,這一創新方式是我國做出的又一制度型開放,大大提高了透明度和市場準入的確定性。為此,我省應充分借鑒RCEP投資負面清單,實現制度性開放,為外國投資者在我國投資創造更加穩定、開放、透明和便利的投資環境,制定優先發展產業目錄,面向RCEP國家開展全鏈條、集群式精準招商,聚焦延鏈補鏈強鏈,促進產業集聚、結構調整優化。在RCEP高水平區域合作框架下,發揮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完善的制造業配套體系優勢,加快投資相關法律和機制環境建設,保障外商投資的合法權益,推動我省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
省內有條件的企業要面向RCEP成員國布局產業鏈供應鏈,在汽車產業、高端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通過投資、參股、并購等方式,逐步實現我省產業結構向高端制造業轉型。我省企業還可以通過強強聯合,借船出海,在東盟國家共建境外經貿合作區。同時,我省企業在裝備制造及國際產能領域具有比較優勢,建筑、交通運輸等行業是我省對外承包工程的重要市場,RCEP成員國在這些領域高水平的開放承諾,也將帶動我省裝備制造產品及中國技術、標準、管理等軟實力“走出去”。
此外,RCEP關于服務貿易主要在最惠國待遇、市場準入承諾表、國民待遇、當地存在、國內法規等規則方面致力于消減各成員國跨境服務貿易的限制性、歧視性措施,為締約方間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創造有利條件。RCEP達成以后,區域內的各國國家資源、商品流動、技術合作、服務資本合作、人才合作等都將更加便利,并將促進更多高新技術企業的出口,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我省將借助RCEP生效新機遇,支持服務外包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業務,深入鞏固和加強對日服務外包業務,發揮對日信息技術外包業務優勢,不斷提高高端服務外包業務比重,擴大服務出口,推動我省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
房華:RCEP對于遼寧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我看來,遼寧應在以下兩方面加強和完善,從而能更好地對接、用好RCEP經貿新規則。一方面,要提升我省整體學習意識和競爭意識。RCEP協定的特點是貿易便利水平高,覆蓋領域全面。也就是說,在未來的RCEP區域內部企業間競爭會是直接而激烈的。這就要求遼寧的相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并積極參與本領域相關的學習和培訓,以便做到對這次機遇的深刻了解和對挑戰的充分認識,了解RCEP帶來的紅利和規則變化,提升搜尋RCEP區域內的合作機會和競爭產品的國際視野。另一方面,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認定實現重大創新,這使得協定成員國間的貿易成本和壁壘相對減少和減弱,產生了本地區優勢企業需要及時抓住窗口期大膽“走出去”的實際需求。面對這種實際需求,遼寧的相關配套政策能否跟上、跟好,相關的專業人才能否留住、用好,就成了這一階段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3新挑戰
增長點與風險點交織
倒逼企業提升競爭力
微觀層面,RCEP會給企業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遼寧企業該如何抓住或適應RCEP紅利?怎樣應對更激烈的競爭可能帶來的沖擊?
鄒峰:隨著RCEP差異化關稅減讓的實施,區域內勞動密集型產業將趨向轉移至關稅稅率及勞動力成本低的東盟成員國,這將對我省紡織服裝、機械裝配及食品加工等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產業帶來貿易轉移效應;同時,在自主技術和科技含量投入不足的產業中,自主研發成本占比過低或將使產品無法達到產品特定原產地規則,進而無法享受RCEP帶來的關稅減讓,導致貿易成本的增加失去競爭優勢,繼而引發貿易“馬太效應”,促使弱者被淘汰。我省企業應充分把握RCEP為經貿發展帶來的契機,重點在利用關稅減讓優勢降低采購成本,增加原材料采購的選擇性和靈活性。同時,在區域原產地累計規則上深入挖掘發展潛力,將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的零部件生產保留在我省,將裝配等低附加值環節在區域內廉價勞動力成員國進行布局,逐步形成自主可控產業鏈,以最優模式在區域內競爭占據主動。
童友?。篟CEP給企業帶來的機遇是前所未有的。協定中締約國之間的關稅減讓安排及原產地規則給企業帶來的不僅是出口銷售端價格競爭的提高,還有進口原料端成本的降低,根據協議內容來看,我省重點進出口商品,機電產品、紡織品、農產品等都將迎來一定的關稅減讓。我省企業要抓住這一難得契機,充分了解自身產品及原料域內及全球的供給需求情況,降低進口原料成本,擴大出口市場;利用好原產地規則,選擇更易達到的原產地標準,擴大產業鏈中的中間品生產規模,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提高競爭意識,妥善應對挑戰,充分掌握自身產品的域內競爭情況,比如,競爭對手的供應鏈結構,競爭對手的價格、市場分布,有的放矢地轉方式、調結構,做到知己知彼。
房華:RCEP帶給企業最主要的機遇是市場變大了,潛在的客戶變多了;最主要的挑戰是規則復雜了,潛在的競爭對手也增加了。本地區企業應該迎難而上,積極學習和關注本領域的政策及稅收變化。以對韓國鋼材產品的進口為例,因為地緣優勢,遼寧地區對韓國的經貿往來有比較好的基礎。RCEP生效后,我國從韓國進口鋼材類主要產品的關稅會分8年逐年降低至零。省內相關企業如能抓住這個窗口期,做足準備,便可以更好地抓住機遇避免風險。RCEP的簽署、生效對那些能保持自身競爭能力的企業是良好機遇,而對做不到的企業在未來就是嚴酷挑戰。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企業意識層面的挑戰,RCEP帶來的挑戰還有行業性的,比如東盟地區的勞動力優勢會對省內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中低端制造企業帶來很大挑戰。當然,對于我省文化貿易、中醫藥、跨境電商等行業來說,這種變化又是行業整體的利好。
4新生活
消費與就業受益
提升普通百姓獲得感
大家都很關心RCEP對于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影響?會帶來哪些實惠?
鄒峰:RCEP的簽署,是我國與日本和韓國之間首次達成自貿關系,尤其在對日貿易中,RCEP的關稅減讓將給廣大百姓生活消費帶來巨大政策紅利。RCEP將為百姓餐桌上帶來價格更實惠的日本威士忌酒及精致糕點、新西蘭的奶粉和羊肉、澳大利亞的牛肉和蜂蜜、東南亞的熱帶水果等;也將為愛美人士帶來物美價廉的韓國洗面奶及香皂、日本的牙膏、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的化妝品等;同時,對于日本按摩椅、韓國電飯鍋和澳大利亞保健品等網紅產品,RCEP也將帶來不同幅度的關稅減讓,百姓購買進口商品會更便宜,消費選擇余地會更大。RCEP不僅為百姓生活賺足了“優惠”,還為百姓更及時、更便捷地用到這些產品下足了“功夫”。RCEP在貿易便利化的基礎之上,規定了“易腐貨物,如海鮮、水果和蔬菜等生鮮貨物,6小時內應當放行”。我省毗鄰日本與韓國,在RCEP區域內占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快速便捷的通關程序極大地保障了“美味不隔夜”,我省百姓將切實體會到RCEP帶來的政策紅利。
房華:RCEP給普通百姓帶來的實惠主要體現在消費和就業這兩個方面。RCEP的簽署最直接的利好就是區域內稅率的降低和減免,雖然部分國家在重點領域有所保留,但稅率的減讓幅度還是會使更多的日常消費品進入百姓的生活,使百姓購買這些產品的花費明顯降低。同時,RCEP的簽署也會加大成員國企業和機構對遼寧的投資意愿,我省企業對日韓等國家具有地緣優勢,對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協議成員國家又具有政策優勢,這些都有利于增加我省百姓的就業機會。
本版圖片由本報記者孫海濤鄭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