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及老年人預期壽命延長,失能老人比例逐漸增加。如何保障這些特殊老人的奉養,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民生問題。為此,在遼全國人大代表林永忠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速推進長期護理險的建議。
“構建長期護理制度,離不開長期護理保險的長足發展。”林永忠介紹,長期護理險包括社會長期護理保險和商業長期護理保險,前者由政府主導政策設計,后者由保險公司主導開發。我國自2016年開始在14個省份啟動長期護理險制度試點,2020年新增14個試點城市。但長期護理險的開展還面臨籌資渠道單一、商業性長期護理險發展緩慢、缺乏專業的長期護理團隊、缺乏系統的監督管理體系等困境。
經過深入調研,林永忠提出四方面建議。“應該完善多元化籌資機制,提高長期護理險獨立性。”林永忠表示,要充分發揮慈善捐贈、福利基金等作用,降低資金短缺風險。根據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明確政府、單位、個人三方的籌資責任,制訂可持續的籌資辦法。減少長期護理險對醫療保險基金的依賴,實現獨立運轉。
在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方面,林永忠建議,盡快促進長期護理險的相關立法進程,有效保障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其中包括失能等級鑒定、護理等級評定、服務質量評價、支付標準和方式、評估鑒定機制、待遇申請辦法、護理人員的職業資格認證等,使長期護理險更加公平化、合規化,保證長期護理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長期護理服務人員需要具備較強的服務精神與專業水平。林永忠建議,加強長期護理人才的培養,提高護理專業水平。政府和第三方機構應提高長期護理人員薪酬水平和社會肯定度,并聯合高等醫學院、專業醫療機構組織、社區衛生院等提供醫療專業系統培訓,提高護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此外,林永忠還建議加大長期護理險宣傳力度,通過媒體宣傳以及定期開展下鄉活動、社區走訪等,提高社會影響力,擴大保險覆蓋范圍。
本報記者趙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