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建設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等。如何實現“雙碳”目標,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全國人大代表于躍敏、鄭杰有著清晰的認識。
全國人大代表于躍敏——
支持杭州創建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人間最美是杭州。在剛剛召開的杭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生態文明之都杭州又瞄準了新目標。未來五年,杭州要努力建成美麗之窗——生態環境質量、資源能源集約利用、美麗經濟發展處于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力爭全域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人大代表于躍敏希望,國家積極支持杭州創建碳達峰試點城市,打造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杭州樣本,為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經驗借鑒。
“在國家‘30·60’目標愿景下,杭州有能力、有條件先行先試,為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積累經驗,貢獻杭州力量。”于躍敏認為,杭州爭創試點城市的優勢,不僅在于低碳城市創建起步早、經驗多,更在于杭州良好的生態本底、產業基礎和數字技術優勢。
自2010年成功申報為國家低碳試點城市,杭州聚焦低碳目標推動發展模式轉變,深入推進美麗中國樣本建設,既保持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又保持了良好的自然本底和環境質量。去年,我市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為1.8:30.3:67.9,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特別是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低碳高效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引擎。“杭州先進服務業占比高的產業結構特別有利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而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也為推進人才集聚、科技研發、協同創新提供了肥壤沃土。”于躍敏說。
當前,杭州正全力打造數字治理標桿城市,數字技術優勢明顯,城市數據大腦等一批數字化平臺建設持續推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一批數字化技術方興未艾。于躍敏認為,在國家支持下,杭州可以更好發揮數字技術優勢,打造碳達峰碳中和數智治理體系,并總結提煉一批經驗和案例,為全國提供示范和方案。
于躍敏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從低碳治理體系、清潔能源項目建設、零碳技術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方面,加強對杭州的指導支持。“杭州可以結合低碳試點城市創建經驗和自身優勢,探索城市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的最優路徑,打造可借鑒、可復制、可視化的綠色數智體系,為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創造更多杭州經驗。”
全國人大代表鄭杰——
推進“綠色”新基建發展
“數字新基建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座,其能耗和碳排放量問題不容忽視。”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鄭杰認為,要有序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高效推進數字新基建領域節能降碳工作,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目前,我國各地數字新基建領域的節能降碳工作總體成效良好,但在實際操作中也仍存在一些問題。”鄭杰介紹道,比如,數字新基建的碳排放標準規范建設亟待完善;數字新基建領域的節能降碳市場調節機制有待健全;節能降碳的協同治理體系運轉不暢。
針對上述問題,鄭杰建議:首先,要加快數字新基建的能耗評價和碳排放標準建設。充分考慮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新基建的傳導溢出效應,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數字新基建單位GDP能耗和單位GDP碳排放評價體系,并積極引導和組織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等主體加強合作,加快行業和企業碳排放標準的研究、制定和推廣,完善“雙碳”領域標準體系。
同時,要加強針對數字新基建的碳排放制度供給。“要將數字新基建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和用能權交易市場,加強用能權交易和碳排放權的統籌銜接,前端與末端治理協同應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節能減排中的作用。”鄭杰建議,加快出臺并完善綠色金融配套的政策框架和激勵機制,探索節能降碳財政獎補機制,進一步提高數字新基建領域信息通信技術企業降碳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我國節能降碳政策的有效實施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要進一步優化“雙碳”監管治理體系,完善“雙碳”協同工作機制,加強“雙碳”集約化監管,推進相關部門碳數據共享、業務互通,并加快推進能耗智控建設,積極鼓勵能源管理領域5G、物聯網等數智技術的應用,鼓勵搭建滿足區域性、行業性發展特征需求的管理平臺,實現數智析碳、精準降碳。
(記者 郭燕 徐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