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力以赴完成亞運保障任務的關鍵之年,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提出,要舉全市之力辦好亞運會。
“備戰亞運,我們基層一線人員‘白加黑’‘5+2’成為工作常態,手機24小時待機,人員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永不‘打烊’。”蕭山代表團代表顧蕓說。
顧蕓代表是蕭山區北干街道工人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顧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保障亞運‘持久戰’時間長、任務重、壓力大,每一位工作人員仿佛都按下了‘快進鍵’,長期加班加點,高壓工作狀態下,往往忽視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身心健康。若長期勞累過度,積壓成疾,極易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
因此,顧蕓代表建議市級相關部門推出針對不同服務群體的“心理輔導+生活關懷”機制,為備戰人員減壓、賦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比如,可以研究、借鑒國內外奧運會、亞運會等重大賽事期間針對志愿者或相關工作群體的心理健康幫扶工作開展情況,制定2022年杭州備戰亞運會工作群體心理幫扶專項計劃,給予備戰亞運的一線工作人員求助、傾訴的機會和途徑。
顧蕓代表還建議整合全市各醫院、機構心理服務資源,招募全市醫院、機構和行業咨詢師、心理工作志愿者,建立亞運心理服務志愿者隊伍。還可以邀請全國心理專家開展督導、團體輔導等服務。通過開展心理測評、舉辦線上心理講座或心理干預、發現解決心理危機、在特定時期推出情緒支持,團體陪伴等活動。
另外,顧蕓代表認為可以成立由政法委矛調中心牽頭精神科醫生、律師、心理咨詢師和消防救援人員組成亞運心理危機干預隊伍。
比如,針對場館閉環人員,可以分層分類建立心理服務體系。以督導專家、專業咨詢師、基層志愿者為主體,面向亞運服務保障者、亞運志愿者、亞運安保人員,分別從(應激期、換防期,修復期)三級進行閉環內工作人員逐一訪談,并搜集現實需求,匯總后分部門落實。
(記者 許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