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階段。針對本次疫情確診病例人數增多、涉及老年人等易感人群數量上升、重型病例有所增加的情況,記者今天(4月19日)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全市正統籌優質醫療資源,加強市公衛中心、瑞金醫院北部院區等9家定點醫院的救治力量,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對基礎性疾病開展多學科治療。
作為上海新冠定點收治醫療機構,記者從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獲悉,當前,在院救治人群有“老、小、孕、重”四大特點,包含老年人、兒童、孕婦、重癥患者。
這其中,新冠重癥患者以高齡老人為主,都合并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肺栓塞、慢阻肺等。
中青年重癥患者本身含較嚴重的基礎疾病,比如一名33歲重癥病例本身患有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下降非常明顯,同時因為腎功能不好,需要血液透析維持,該患者入院時顯示肺部病灶廣泛并伴有心包積液,經積極的抗病毒對癥支持聯合中醫藥治療,肺部影像學有改善,相關基礎疾病還在積極治療中。
市級重癥救治團隊整建制入駐隔離病區。本市按照一人一方案原則,增配救治力量,開展多學科專家會診,針對重型患者伴隨嚴重基礎性疾病的特點,在積極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予以呼吸機輔助通氣、體外膜肺氧合(ECMO)、抗病毒、抗感染、對癥營養支持等治療;同時,特別注重中醫藥在對危重癥患者中跟西醫形成優勢互補,特別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
上海市老年醫學中心是新冠肺炎救治臨時定點醫院之一,主要收治新冠陽性普通型及基礎疾病(穩定期)患者,醫院配備相應專科醫護及醫療救治設施設備。不久前,定點醫院會議室,一場線上會診緊張進行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牽頭多學科專家團隊,會診一名93歲重癥老人。
記者從救治一線獲悉,重癥患者還有一個特點:大比例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尤其是沒有完成完整加強免疫接種。
此前,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介紹,截至4月15日,本市60歲及以上人群的新冠疫苗完成全程接種的近360萬人,接種率62%;完成加強免疫接種的218萬人,接種率38%。
“根據研究和監測顯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對于老年人,尤其是沒有接種疫苗和有慢性基礎性疾病的老年人帶來的危害還是非常大的。接種疫苗雖然不能完全阻斷病毒傳播,但是對防止重癥和死亡的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鄔驚雷提醒,通常來說,如果常規服藥的慢性病人群,不是在急性發作期,或者病情控制良好,處于穩定期,可以疫苗接種,建議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在小區解封、附近的接種點開放后盡快接種疫苗,全程接種滿6個月后盡快加強接種,以產生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