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宇在核酸采樣 張浩宇供圖
中新網合肥4月19日電(劉浩)安徽省蕭縣人民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張浩宇今年3月底志愿報名加入援滬醫療工作隊,3月31日抵達上海。他和同行隊員幫助當地開展核酸采樣工作。這期間,張浩宇利用休息時間記錄了工作中收獲的溫暖。
下面是張浩宇的日記內容:
4月14日,上海這邊下起了小雨,今天接到的任務是去黃浦區淮海中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繼續開展核酸采樣。早上7:20穿好防護服登車,7:30準時出發,隨行的有我們醫院的副領隊以及兩位碭山醫療隊的小伙伴。相比前一段時間的高溫,今天下起來了蒙蒙細雨,雖然防護服依舊密不透風,但感覺比前幾天好了很多。
7:40到達目的地,因為上海昨天大雨,我們采樣點看起來有些“狼狽”。為了節約時間,我們迅速打掃衛生,把采樣所需的物品分門別類擺放好。
8:00準時工作。根據疫情防控的要求,采樣采取單人單管單封袋,保證安全。我們小隊僅用兩個小時,就圓滿完成了920份的核酸采樣任務。
此次任務如此順利,要特別感謝當地司法所的志愿者們,他們做事雷厲風行,對居民的組織工作迅速有序,為我們完成核酸采樣任務提供了保障。
3月31日從家里出發時,比較倉促,沒來得及收拾幾件衣服,就踏上了援滬的征程,可是上海的高溫,讓我提前感受到了夏天的“熱情”。
特別是4月3日,接到通知支援嘉定區,凌晨5點回到賓館,次日8點又出發到靜安區采集核酸,兩天一夜沒有休息,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里面的衣服反復浸濕,感覺都能擰出“幾斤”汗水。
張浩宇衣服被汗水浸透張浩宇供圖
還有兩位隊友出現中暑癥狀,在我們感覺身體和心理快到極限的時候,在上海的蕭縣老鄉給我送來了“清涼”。
因為管控,買不到薄衣服,我們聯系了上海市安徽商會的負責人,她為我們捐贈了薄衣服。上海上汽公司的老鄉也從倉庫找到一批薄款員工服分發給大家,解了燃眉之急,讓我們非常感激。
4月15日,在上海花園酒店,大家寫了感謝信,向上海的老鄉和上海市安徽商會致以最真誠的謝意。平時我書寫病歷字跡潦草,但此時在感謝信上,我工工整整地簽下了我的名字,從內心深處向他們表示感謝。
“感謝蕭縣醫療隊,感謝大白……”,每次聽到樓宇中傳來這樣的喊聲,不論任務有多累,都會滿懷激動。
支援上海的這些天,對我來說,這個城市既熟悉又陌生,每天化身“大白”在摩天樓宇間穿行,讓我想到了電影中的超級英雄,我不敢奢求那些超能力,我只想盡好醫者的責任,守護一方平安,早點完成任務,回家和親人團聚。
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和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朋友們,共同抗疫,一起守“滬”。
相信不久,這里就能恢復往日的風采,重現上海的錦繡繁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