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目前,吉林省在嚴格疫情防控基礎上,按先大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再中小微企業的順序,梯次推進復工復產。
記者:目前的這個階段,吉林市的復工復產主要針對的是規上企業。從4月12日以來,吉林市444戶規上工業企業的復工率達到了96.3%。具體的情況可以分兩點來說:一是重點領域企業的復工復產情況,其中主要是針對一汽集團配套企業的復工復產,已經分三批啟動,包括生產緊固件、車燈的企業,以及一汽的一級供應商。到目前,吉林市31家一汽集團的配套企業已經全部實現復工復產。第二個是吉林市的重點企業,共有50戶,目前也都實現了復工復產,其中,像吉林石化等三家百億級的企業已經基本實現了滿負荷生產。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吉林市共組織了16000多名工人返回工作崗位上。
還有一些未復工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昌邑區和船營區兩個疫情比較重的地區,當地也在根據疫情防控的進展來組織復工復產。當地還在對幾個主城區的重點區域和重點人群進行逐步篩查,降低復工復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另外,中小企業雖然體量沒有大型企業大,但在解決就業崗位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幫助中小企業解決所面臨的壓力,目前來看,需要多方面入手。就吉林市而言,這就包括延續之前的紓困幫扶,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吉林市社保局推出了階段性的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階段性緩繳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等“降費減免”政策,尤其是在支持企業穩定崗位方面,2022年對不裁員、少裁員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其中,服務業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另一方面,圍繞中小企業后疫情時期的復工復產、物流受阻、成本擠壓等問題,也將會出臺針對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