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叫“張師傅”

2022-04-26 15:59:34 來源:人民網-上海頻道

打印 放大 縮小

“這市級志愿者能信?”4月23日晚,當上海市閔行區新虹街道天一小區的一位居民在群內發了一句牢騷,質疑志愿者時,這個小區群內卻響起40多條消息,為這批志愿者正名。

“你不可以這么說人家的,他們蠻辛苦的,一天到晚樓上樓下要跑好幾次。”

“我們都看在眼里,他們來了,我們樓棟確實規整很多。”

“素質極高,從來不會冷眼對你,也不會砸門。”

……

居民區群內消息截圖。

接下來,居民都提到了一個“神秘”的人——“張師傅”。

“最起碼我們這棟樓的張師傅,是任勞任怨,沒有一句怨言。”

有居民發問,“我們是同一個志愿者嗎?姓張的,戴眼鏡的。”

“昨天我家一個煤氣灶來了,張師傅從一樓背到六樓,后來送東西上來又把煤氣灶拿下去了。”

“是的,25號的志愿者張帥哥真的很好,疫情結束后一定要寫份表揚信。”

……

4月23日晚,一位志愿者在居民群里看到這段對話,覺得很有意思,于是截圖轉發到他所在的新虹臨時黨總支群里。

尋找“神秘人”張師傅

一石激起千層浪。姓張,戴眼鏡,送過煤氣灶,循著居民提供的這些“線索”,臨時黨總支群里開始尋找“張師傅”。

新虹臨時黨總支由來自上海9家市級機關的42名黨員志愿者組成,4月8日晚緊急集合到達新虹街道后,已經奮戰了10余天。來自市政協和市市級機關工作黨委的6名同志組成航一七臨時黨支部,在天一小區開展志愿服務。

“這是說你?”群內有人@市級機關工委張紅雷。

“說我們,居民不知道誰是誰,他們搞不清楚,以為是我。”張紅雷說:“我只是其中一份子,我們這里張老師就有兩位,比如扛煤氣灶上6樓的是張法震老師。”

原來,由于穿了防護服,幾位志愿者的身形又差不多,居民只知道一個人的姓,就開始稱呼志愿者為“張師傅”,其實扛上6樓的是張法震,把煤氣灶拿下來的是張紅雷。不過,不管是誰,居民都是一片贊譽之聲。

而10多天前,志愿者剛剛入住航一七居委,在小區里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小區管得不好,所以才有這么多陽性,消殺沒到位,快遞沒有人送,物資也不發。”居民滿是抱怨和指責。

志愿者們為居民搬運物資。

天一小區共有37棟居民樓,800多戶人家,1700多名居民,10個封控樓。“我們把這個小區概括為‘老獨病租群困’——雖是彈丸之地,但是老人多,獨居老人多、病人多、群租多,困難戶多。對我們防疫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航一七臨時黨支部書記徐益明說。

“進入小區后,我們承包了小區10棟封控樓200多戶居民的上門測核酸、發放抗原試劑、物資配送等任務。”來自市市級機關工作黨委的浦小立說:“剛開始,同事敲居民家的門,20分鐘也不開,有的開了就開始罵,也難怪,封控在家很久,有些人是有情緒的。”特別是第一次,隊員剛上封控樓,迎面一個居民拿著抗原試劑對他們說:我“中隊長”(意為抗原異常)了,怎么辦”,大家頓時蒙了。

“張師傅”上門為居民送物資。

隨著每天至少兩次的“掃樓”,即由一位隊員消殺開路,其他人手提肩扛各類物資,從一樓爬到六樓,再從六樓下到一樓,逐家逐戶發放,志愿者們逐漸與居民熟悉起來。連續服務幾天后,居民對于“張師傅”已經是非常熟悉了。“現在只要敲兩下,門基本就開了,有時居民還會打招呼,這次來是做抗原還是送物資呀?”

4月24日,天一小區成立了“張師傅工作室”。“張師傅”們說:“我們是來服務大家的,我們覺得這個名字挺好,所以就將上封控樓的同志們統一稱呼為‘張師傅’。”

據了解,“張師傅工作室”剛成立就拓展了隊伍,除了航一七臨時黨支部的六位志愿者,現在加入了居民志愿者,這些“張師傅”一起參與到封控樓棟的服務治理之中。

“我和黨員姐姐在一起做志愿者”

社區封控延長后,配藥成了居民遇到的突出問題,特別是以老人居多的天一小區尤為如此。于是,來自市級機關工委的志愿者浦小立被抽出來配合居委干部為民配藥送藥。剛開始時,有人告訴浦小立,為居民配好藥之后,可以按下門鈴,讓居民下樓取。

“我想這個小區里,凡是來配藥的大多是身體不太好的老年人,小區又沒有電梯,讓這些得了慢性病的老年人爬上爬下,我有些于心不忍。”于是,浦小立就開始挨家挨戶送藥,每次敲門都跟老人家解釋清楚配了多少藥,花了多少錢等等。有時候,浦小立也會遇到配不到藥的情況,她會和居民解釋一下:“現在醫療資源比較緊張,這家醫院我們沒能配成。如果你還需要,你可以把醫保卡再給我,我們再到別的醫院想想辦法。”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有非常多的抱怨,說怎么沒給我配到藥,但是現在我去了好多次以后,他們慢慢的都可以理解了,然后見到我就說謝謝你。他們說,以前,都是叫我們下去拿的,現在你給我們送上來,雖然藥沒配到,但是我們還是非常感謝你。”

志愿者們為居民配藥。

經過兩周左右的配藥服務,居民的態度變了。配藥老人的這些話溫暖了浦小立,她說:“盡管我多爬了幾層樓,多解釋了幾句,但如果能讓居民少一些怨氣,這個也是值得的。我們把居民當成自己的親人,以同理心對待他們急迫的心情,這樣才能贏得居民的尊重。”

24日下午,小區居民將自己團購的酸奶分享給志愿者:“他們說,你們一直跑來跑去非常辛苦,所以給了我們幾罐酸奶,我們真的非常的感動。”浦小立說。

工作一段時間后,志愿者開始思考,作為老舊小區的天一小區,我們走了以后怎么辦?如何建立一支“帶不走”的隊伍?于是,黨員們利用掃樓機會,在天一小區建立五個樓道群,進入了六個群,并且把年輕居民安排為樓組長助理,逐步建立起居民自己的志愿者隊伍。

“我們找年輕人與一些沒有手機的老人結對,群里的各種信息,我們請年輕人代為轉達。”徐益明說,“我們撤退了以后,社區治理的其他的工作依然要靠社區居民來共同努力,現在我們一直在尋找居民中的‘熱心人’,希望充分調動年輕人的積極性,成為居委會的另外一支力量。”

這一天,一名負責搬運物資的大二學生志愿者得知與自己一起工作的是志愿者來自于市級機關,都是黨員的時候,她說:“我也要入黨。”她與浦小立一起在居委會辦公室的黨旗下合影,并將這張照片發到朋友圈,她很自豪的說:“我和黨員姐姐在一起做志愿者。”

16天以來,從居民開門就罵到笑臉相迎;從第一次維持核酸秩序時聽到居民的無數抱怨,到現在聽到的連聲謝謝;從居民的埋怨到群內為“張師傅”點贊……居民的態度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與志愿者之間有了更多的理解。“這樣的變化,不僅發生在天一小區,還出現在我們志愿服務的各個點位。我們看到了新虹街道,閔行區和整個上海重新復蘇的希望。”“張師傅”這樣說。(圖片由新虹臨時黨總支提供)

關鍵詞:

責任編輯:ERM523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他們都叫“張師傅” 上海戰疫丨直擊ICU:全力救治危重癥,醫護不輪休
上海記“疫”·門丨一扇扇門背后的溫暖與感動 開往上海的貨車,跨過山和大海
雷軍透露小米已獲全球授權專利25000件,網友:股票呢,不管管嗎 靠居家健身直播走紅!一月漲粉4500萬超“帶貨一哥”,直追劉德華
“天價片酬”時代告終!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40% 湖南鄉村建設工匠“單量”暴增 日收入漲100多元
湖南一季度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4% 盈康生命旗下售后服務簽首個生態訂單,拓展服務新邊界
鄂州市中心醫院提醒:實名制、分時段預約體檢 狂風暴雨來襲,鄂西北高路人御雨保暢不停歇
東湖評論:“云健身”走紅背后,是最持久最深層的中國硬核力量 再創“光谷速度” TCL華星擴產項目主廠房提前封頂
湖北日報傳媒集團采購信息公告 房縣:堅持紅色底板,繪就鄉村振興新藍圖
竹山縣:村里建起加工廠,村民賣筍不發愁 最短一天最多五天,憑一紙承諾就能通過低保審核
極目快評|男子攔停谷愛凌求合影,讓她繼續奔跑不好嗎? 極目銳評丨89歲爺爺幫孕期孫女揉腿被批,做人還是應該陽光一點
文創上新全靠“拼”——為了這事兒,我們“拼”了一整年! 襄州肖灣街道:代表履職辦實事 化解居民大難題
襄陽樊城警方為轄區群眾辦理居住證 助力秋季入學 廚邦高端醬油 滿足多元健康生活
上海封控區全職媽媽:疫情讓鄰里關系更加和睦 上海記“疫”·門丨一扇扇門背后的溫暖與感動
江蘇南京發放補貼“紅包” 加快恢復城市活力 廣東:實行閉環管理 全力提升貨運物流運轉效率
上海戰疫:如何紓困疫情中的“特殊人群 嚴格實行“非必要不離滬”上海疫情形勢總體穩中向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视频免费| 国产尤物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上原瑞穗最全番号| 日韩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男男动漫全程肉无删减有什么|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激情黄+色+成+人| 国产精品第1页| 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色毛片|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欧美XXXX做受欧美1314|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伊人热热久久原色播放www| 美女扒开内裤羞羞网站|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网站免费看|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 日韩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日韩生活片|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www.色天使|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久草福利资源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免费区| 偷炮少妇宾馆半推半就激情|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免费| 四虎影永久在线观看精品|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观着免费观看国产黄| jizz黄色片|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