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央視網消息: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多項防控措施也進行了相應調整,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在發布會上進行了解答。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第一,在傳染源發現方面實施“乙類乙管”以后,我們主要是通過醫療機構就診、居民自我健康監測、重點人群檢測等方式來發現感染者。第二,實施“乙類乙管”以后,無癥狀感染者和輕癥病例可以自愿選擇居家健康管理。第三,在社會面的防控方面,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以后,社會面的防控措施更多地集中在重點場所、重點機構、重點人群,比如說,我們除了養老院、社會福利院這些特殊機構以外,不再查驗核酸陰性證明,也不再對跨區域的流動開展落地檢,也不再對外溢風險人員開展跨區域協查,不再劃定高風險、低風險區,也不再采取高風險區“足不出戶、上門服務”等風險管控措施。第四,在國境衛生檢疫方面,實行“乙類乙管”以后,對入境人員不再實施閉環轉運、集中隔離等措施。來華人員按照海關要求,填寫健康申明卡,申報正常且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的人員可以直接進入到社會面,對入境的物品不再采取預防性消毒,對進口冷鏈食品也不再進行抽驗。
責編:王永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