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元旦假期,醫務工作者們仍奮戰在守護健康的一線。近日,總臺記者走進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監護室,用鏡頭記錄下醫護人員忙碌的一天。
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的重癥監護室,五名醫護人員正在為一名新冠病毒感染重癥患者翻身,以此來增加患者的肺部通氣量。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第三病區護士長錢淑媛:上午把他趴回來,晚上把他趴過去,每天我們要趴二十五六個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一次翻身大概需要10分鐘,而為患者翻身,醫護人員每天都需要近9個小時。打開重癥監護室的病例系統,紅色的一整屏顯示著這里已經滿床。通常,重癥監護室要留出20%的空床位以備應急,但12月中旬以來,隨著疫情感染人數的增加,危重癥患者的數量也明顯增多。眼下,醫院重癥監護室80張床位已全部收治患者,其中80%都是65歲以上,合并多種基礎疾病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護士唐青青:這個單子是病人平時用的靜脈輸液一些小治療的單子,都是醫生開的長期醫囑和臨時醫囑,(數量)可能是原來的三倍到五倍吧。
一方面患者增多,另一方面部分醫護人員受疫情感染,隨時存在著減員。在護士值班表上,寫滿了數字,這些代表著他們的加班時間。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第三病區護士長錢淑媛:一個班干不完,有的人加3個小時、加2個小時、加1.5個小時都在。
醫院重癥醫學科的謝劍鋒從12月份開始,幾乎每天都是早上7時到醫院,晚上10時才下班。特別是12月26日以后,為了盡可能多收治病人,醫院新開辟了亞重癥病區,他成了這里的負責人。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謝劍鋒:你現在還是要堅持趴,你一仰過來血氧飽和度只有七十幾,那是非常危險的。
記者:謝主任,我看你剛剛一直在反復提醒他們要趴過來,這個是我們一個主要的工作嗎?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謝劍鋒: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現在研究都證實,趴過來能夠降低插管率,改善病人愈后,我們要督促這些病人趴過來。因為這群重型的病人暫時還不需要插管,我們希望通過非常積極治療措施,去保護我們的肺,防止肺的損傷進一步進展,不讓他向危重型發展。
為了進一步降低危重癥的發生,重癥醫學科還建立了擴容巡查機制,專門組建了一支醫護隊伍,每天往返于各個科室之間開展篩查。截至目前,中大醫院的病房使用率已經達到95%,收治的新冠感染病人近1600人。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劉松橋:這個就是我們外面的病人。這個(血氧飽和度)67、91,這個90,這都是很低的,(信息)都匯在我這里。他們本科的醫生會先看。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楊毅:就有點像片區警長,我們就希望把在普通病房里面高風險的病人篩選出來,早期去診斷,早期去干預,就像我們這些年一直說的關口前移,預防重癥的發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長滕皋軍:通過這一套體制機制的保障,放大了強勢學科重癥醫學科的作用。這樣的話,我們將工作量不是集中在少數的急診科的醫生和重癥醫學的醫生或者呼吸科的醫生(身上),我們把這些工作量分散到各個專科、各個學科。通過一系列機制,讓他們的救治能力達到良好的狀態,提升救治能力,降低死亡率。
責編:楊東溟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