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兔年,虎辭舊歲,兔躍新春。
(相關資料圖)
兔的形象常常出現在中國民間傳說、文學作品、造型藝術中,被賦予健康長壽、多子多福、吉祥平安等美好寓意,代表中國人對健康、平安、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們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城貢水河畔觀看兔燈(1月22日攝)。新華社發(宋文攝)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國古城景區一家商鋪的國潮五福兔擺件和掛件(1月23日攝)。新華社發(張春雷攝)
人們在寧夏吳忠市鹽池縣九曲民俗文化園觀賞兔子造型花燈(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馮開華攝
在上海博物館拍攝的元代水晶兔(1月22日攝)。元代水晶兔于1994年在上海市松江區圓應塔地宮出土。兔雙眼為圓圈狀,眼梢線向左右延伸,抿嘴,鼻子、胡須和四爪均用陰刻粗線條勾勒,兔毛以平行的細短陰線刻飾,裝飾性強。腹背豎穿一孔,可系可佩。整體似作覓食狀,質樸敦實、憨態可掬。新華社記者任瓏攝
在第二屆黑龍江冰雪非遺周展區內拍攝的陶瓷兔子(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濤攝
在西安大都薈,一名小朋友體驗“不二兔”主題裝置藝術(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李一博攝
山東省滕州市集郵愛好者展示兔年生肖郵票(1月21日攝)。新華社發(李志軍攝)
成都一名商家在拼裝兔子掛飾(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王曦攝
市民在河北博物院壁畫展廳拍攝壁畫中的羽兔(1月23日攝)。新華社發(陳其保攝)
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拍攝的兔兒爺(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一名南京市民展示“玉兔”形綠豆糕(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楊磊攝
在哈爾濱中央大街,游客和兔子雪雕合影(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王建威攝
一名市民展示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陶瓷廠生產的陶瓷版兔年吉祥物“兔寶(右)和兔墩”(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在國家速滑館拍攝的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兔年特別版“兔墩墩”(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任超攝
在安徽省亳州市花戲樓景區,民間藝人在展示制作的糖畫生肖兔(1月23日攝)。新華社發(劉勤利攝)
小朋友在貴陽孔學堂與卡通兔合影(1月23日攝)。新華社發(張暉攝)
市民在長沙市北辰三角洲大悅城和巨型充氣兔合影(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陳振海攝
廣西欽州市一家商場展示的兔子飾品(1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張愛林攝
在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七一東街廣場,市民選購兔子造型花燈(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丁磊攝
1月22日,游客在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宴美食街生肖兔擺件旁拍照。新華社發(劉滿倉攝)
1月23日,南通燈彩手工藝人何麟強在南通市崇川區展示他制作的生肖兔花燈。新華社發(許叢軍攝)
1月23日,在2023成都金沙太陽節活動現場,裝扮成兔子造型的人偶和游客互動。新華社記者王曦攝
1月23日,在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第一山歷史文化街區崖壁廣場大型兔燈旁,游人觀看打鐵花表演。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這是1月23日在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一家文創店拍攝的鈞瓷生肖兔。新華社記者郝源攝
1月23日在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青云市集拍攝的兔子面塑。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策劃:魚瀾宋為偉
圖片編輯:王海燕劉欣鄭雅寧趙丹惠韓芳李琰金怡劉夢琪
制圖:張曼怡
新華社攝影部出品
責編:竇志堅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