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接地氣”的改革舉措加速出臺,正不斷釋放首都消費潛力。1月30日,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和北京市商務局聯合印發的《清理隱性壁壘優化消費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公布。方案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為消費復蘇注入信心。
此次發布的方案從完善準入準營制度、規范監管執法、推動符合消費企業特色的改革創新、提供高效政務服務等4方面,共推出了51項改革舉措。
例如,針對企業反映的外擺經營缺少管理實施細則等問題,方案提出制定實施商圈外擺經營管理規則,在重點商圈組織開展外擺試點。
“企業有創新,政府要跟得上。”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推進“外擺”試點主要是滿足群眾休閑消費、品質消費的需要,不是“擺地攤兒”。2022年,重點商圈開展特色經營活動已在望京小街、藍色港灣等區域試點,今年將繼續指導入駐重點商圈的企業在自有用地范圍內,按照“規定時間、規定區域、限定品類”的原則,進行特色經營。
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特色經營將在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經濟發展與文化特色的情況下開展,將做到不破壞市容環境衛生、不露天燒烤、不侵占綠地、不占壓盲道、不占用道路停車泊位、不影響居民生活和安全出行。
特色經營活動還建立了管理機制,具體安排將由各區政府負責統籌組織與區域規劃,街道(鄉鎮)政府負責組織實施、建賬管理與日常監管。
此外,此次發布的方案,還對食品經營許可證辦理、連鎖零售行業證照辦理、商業設施裝修改造審批、鄉村民宿準入標準和流程、新能源車消費、文化演出管理、商圈智慧化基礎設施等消費領域的若干重要事項,進行了相關優化和改革。(記者郭宇靖)
責編:李瑩
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