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2月10日電(記者楊靜秦晴)眼下,云南已進入春耕、春管的重要時期。農人們在紅土地上忙著搶抓節令開展春耕生產,他們將傳統耕作習慣與現代耕作技術相結合,全力做好主糧和重要農產品的生產管理,為今年豐收做準備。
翻耕土壤、播撒種子……高原紅土地上的農人們有序開展小麥地、油菜田里的春管農事活動,繪就了一幅幅五彩春耕圖。
(資料圖片)
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羊街鄉的農戶正在自家地里勞作。(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陶家淇攝)
初春時節,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種苗生產企業搶抓農時,積極開展瓜果蔬菜秧苗培育工作,為春耕生產和種苗市場提供保障。
蒙自春曉高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人在檢查辣椒秧苗生長情況。新華社發(張洪科攝)
在蒙自市草壩現代農業基地,蒙自春曉高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人在管護辣椒秧苗。該公司專業從事種苗培育、農業新技術推廣,已在全省多個州市建有工廠化育苗基地,為各地提供優質的辣椒秧苗。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的田園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胡超
近年來,蒙自市在推廣瓜果蔬菜育苗向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發展的同時,不斷加大新品種引進和高效栽培實用新技術推廣等方面的投入,加快瓜果蔬菜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云南省麗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田里,農技人員在給麥苗澆水施肥。新華社發(趙慶祖攝)
澆水、施肥,促進苗肥苗壯……在云南西北部的麗江市,農技人員忙著小麥地的管護工作。在麗江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試驗田里,農技人員丁禮云拿著水管給地里的小麥澆水。他說,今年共種植15畝麥類試驗田,目前麥苗長勢總體良好。
“推廣良種良法良制的集成示范對農戶種麥增收有重要作用。”丁禮云說,該所主要開展麥類品種區域試驗、栽培試驗,為新品種審定、自主選育及示范推廣提供重要科學依據,并為全市20多萬畝麥類作物提質增效提供全面服務。
云南省騰沖市荷花鎮羨多村春耕圖。(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龔祖金攝)
在有著“魚米之鄉”之稱的騰沖市荷花鎮,田野里春意盎然,農戶們搶抓農時,翻新土地、運送農肥,力爭不閑一塊空地,不誤一月農時,確保糧食穩產豐產。
云南省騰沖市荷花鎮太平村春耕一景。新華社發(龔祖金攝)
荷花鎮是漢族、傣族、佤族聚居的多民族鄉鎮,農忙時節,經常組織互助小組,輪流幫助農時迫近的農戶耕種,互幫互助,提高生產效率,處處洋溢著濃厚溫暖的鄉音鄉情。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縣的“彩色”耕地。(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胡超攝
行走在云嶺大地的田間地頭,春風微拂,在這里既能看到傳統農耕文化的傳承,也有科技感十足的現代春耕,大家合力奏響春耕協奏曲。
責編:楊東溟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