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文/領豐
近年來,鐵嶺市西豐縣不斷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誰來抓、抓什么、怎么抓”三個關鍵問題,明確思路、強化舉措,著力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聚焦“誰來抓”,建強基層治理干部隊伍。堅持選優配強骨干隊伍。依托“換屆年”,選拔政治過硬、有豐富農村工作經歷的“老基層”到關鍵領導崗位“挑擔子”,同步選拔一批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等“五方面人員”進入鄉鎮班子,大力從優秀年輕干部、致富能手中選任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并堅持近距離考察識別干部,形成動態調整機制,確保基層治理骨干隊伍過硬。堅持充實鄉村工作力量。統籌抓好“補、留、動”三字文章,即通過公務員考錄、事業編制人員招聘、選派駐村干部等方式,把人“補”起來;嚴格落實省委、市委要求,嚴肅治理違規借調問題,把人“留”下來;有序開展輪崗交流,讓人“動”起來。堅持壯大鄉土人才隊伍。設立人才專項資金、西豐縣域外人才庫、農村創業致富人才培育工程等項目,推動各方面人才在鄉村發揮作用,實現了174個行政村每村至少有一名大學生投身家鄉建設。
西豐縣鄉土人才韓立有(左二)向菌農講解藥用菌生產技術
聚焦“抓什么”,落實基層治理重點任務。堅持筑牢基層治理橋頭堡。著眼城鄉,統籌謀劃,對原有7個社區黨組織架構進行重新調整,積極構建以社區“大黨委”為核心,包保單位、在職黨員、“紅色物業”、各類組織多方參與的城市基層黨建格局,通過把黨組織建在社區上,為社區賦能、賦權、賦責,有力打造社會治理堅強前哨。堅持實施網格化服務管理。以“規模適度、全面覆蓋、方便管理”為原則,精準劃分社會治理網格1447個,并按“一格一員”選配網格員,專職開展社會治安巡防、便民服務代辦、疫情防控管理等工作。堅持數字賦能構建平臺。投資300余萬元規范打造縣級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中心,通過實行“重點部門集中常駐、一般部門輪換進駐、涉事部門因需隨駐”三種模式,在線下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接訪解紛調解服務。平臺運行以來,錄入人員信息271386條、房屋信息69177條。
西豐縣陶然鎮平嶺村召開“百姓半月談”會議,聽取群眾意見
聚焦“怎么抓”,不斷釋放制度創新效能。創新黨群聯動載體。積極打造農村治理新框架,在壓緊壓實縣鄉村三級包保體系的基礎上,扎實推進“五級聯保”治理體系建設,通過為全縣5000戶農村黨員戶統一掛牌,并選取1334個黨員家庭作為黨員中心戶,有效形成從縣級領導到鄉鎮黨委班子再到村“兩委”成員層層落實責任的鄉村治理新格局。創新群眾自治方式。建立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議事協商載體,推進村級黨組織同步以規立德,組織村(社區)重新修訂完善村(社)規民約,引導群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創新干群溝通媒介。規范群眾議事協商載體,在示范鎮村創新打造“百姓半月談”,定期邀請德高望重的長者、黨員代表、村民代表、網格員,圍繞基層黨組織建設、鄉村振興、社會穩定等事項談發展、促平安。
責編:劉 新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