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解凍,散落為甘霖,潤物無聲。
在農歷正月的最后一天,我們迎來了雨水節氣。
遼寧千山腳下,在薄雪覆蓋下的泥土里,春草已然冒出嫩芽。
(資料圖片)
今天,羅師傅將用到產自遼寧大連長海縣的海螺,佐以脆韌的春筍,烹制一道頗具時令特色的佳肴——春筍爆螺片。
每年公歷2月18日至20日,當太陽到達黃經330°時,雨水節氣便交節而至。此時太陽直射點由南半球逐漸向赤道靠近,而北半球的日照時數和強度都在增加,氣溫回升也相對較快。隨著暖濕空氣漸漸向北挺進與冷空氣相遇,最終形成降雨。
我國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雨水正處在數九的“七九”中,河水破冰,大雁北歸。元人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在《逸周書》中亦有雨水節氣后“鴻雁來”“草木萌動”等物候記述。
在遼寧省大連市長海縣,一種螺口呈杏色的海螺歷來為東北人所喜愛。這種海螺肉質肥嫩,味道鮮美,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種營養物質。若要海螺達到最佳口感,其生長周期要在2年至3年之間,屆時,其螺殼高度可達8厘米至10厘米。
新鮮海螺用刷子清洗干凈后,將其浸泡在加少許香油或食鹽的涼水里靜置2小時即可讓其吐凈腸里的泥沙。隨后將螺肉取出,細細片成薄片,拎起后需隱約透光才能在接下來的烹制過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持螺肉的脆韌感。
這一步極其考驗遼菜師傅的刀工,若無三五年的苦練,螺片很難成型。
所謂“嘗鮮無不道春筍”,立春過后,春筍陸續上市,其清新水靈、嫩鮮爽脆更是得自天成。
竹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屬于優良的保健食材。在食用鮮筍時,應將其燒熟煮透。在用筍片、筍丁烹制菜肴時,也應先將其用開水汆燙5至10分鐘,隨后輔以其他食材入肴。這樣既可用高溫分解鮮筍內的大部分草酸,又能使菜肴無澀感,味道更加鮮美。
羅師傅選擇在今天烹制春筍爆螺片,也有其深層含義。
在羅師傅眼里,將遼菜技藝傳承下去,讓年輕一代的遼菜師傅如雨后春筍般代代成長,才是他的愿望。
雨水節氣意味著早春的結束,仲春的開端。
等雨落,等春來,愿所有好事,都在春天發生。
記者 李冰
責編:盛 楠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