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交部高官們集體在社交媒體點贊一位中國醫生的卓越貢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更多非洲人民必將從援外醫療中受益”援外醫療為西非人民健康水平的提升的帶來了希望”“干得漂亮,中國援岡比亞醫療隊”包括國家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和中國駐岡比亞特命全權大使劉晉。
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早在去年年初,剛接到援外工作任務的時候,來自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臨床醫院心內科專家李陽醫生就開始了思考——怎么才能發揮中國的醫療優勢,更好地為非洲人民的健康服務。
李陽醫生在國內完成大量心臟起搏器手術,是一位經驗非常豐富的術者。經過調查他發現,心臟病已成為岡比亞的常見病種,但是因為醫生水平和醫療器械的限制,當地醫院無法開展相關手術。
“在工作過程中,我看到大量心動過緩患者因無法植入起搏器而猝死,或去其它國家治療。但海外治療費用昂貴,對于岡比亞這樣一個經濟落后國家的百姓根本無法承受。”李陽說。
在醫療隊抵達岡比亞時,李陽醫生就與醫院溝通了開展心臟起搏器的思路以救助更多病患。
岡比亞當地醫生表示,心臟起搏器是科室一直想開展的技術,而且是內科五年發展計劃的一部分,但由于起搏器價格昂貴、沒有技術人才以及導管室,一直難以實現。如果中國醫療隊能夠克服這些困難,醫院將全力支持,并對中國醫療隊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表示贊許。
在中國駐岡比亞大使館及遼寧省衛健委的支持下,李陽醫生積極聯系國內起搏器廠家。最終,中國樂普醫學電子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本著支持中國援外醫療事業的初衷,同意捐贈心臟起搏器并克服國內疫情爆發等各種困難,按時將起搏器送抵援岡比亞醫療隊。
在醫療隊全體隊員的共同努力下,岡比亞組建了第一個“心臟介入手術室”。在2022年12月14日,岡比亞一位82歲的患者在得知中國醫療隊抵岡的消息后輾轉來到受援醫院內科門診。李陽醫生作為術者,高鵬醫生作為麻醉,醫療隊員朱宇、袁宏謀、胡曉龍作為助手,僅30分鐘完美結束。
術后第二天患者即可下床行走,術后3天出院。目前術后2個月,電話隨訪,患者恢復良好,可以正常生活做家務。
“來自中國援岡比亞醫療隊的SunnyLi醫生歷史上首次成功為一名本地患者成功開展了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岡比亞當地主流報紙STANDARD報道。
這不是中國醫療隊第一次被點贊,早在2021年中國遼寧援外短期抗疫醫療隊就受到過岡比亞政府的高度贊揚。岡比亞總統巴羅說:“我們看到了你們對這個國家和政府的愛與付出,對此我感激不盡”。
援外醫療是我國援外工作的重要內容。1963年,我國向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援外醫療隊。60年來,累計向非洲、亞洲、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76個國家和地區派遣醫療隊員3萬人次,診治患者2.9億人次,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目前,援外醫療隊在全球56個國家的115個醫療點工作,其中近一半在偏遠艱苦地區。(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吳勇)
責編:竇志堅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