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暖黃色的長城嗎?
我是陳悅昕,今年27歲,是天津薊州旅游文化集團的一名員工,也是一名長城文化的傳播者。我出生在長城腳下,成長在長城腳下,工作在長城,就連我的那個他,都是在長城遇見的。
黃崖關長城(圖源:薊州旅游文化集團)
(相關資料圖)
大家印象中的長城是什么顏色的?很多人都會回答“灰色”。不過,天津博物館的數字長城展上有一個板塊叫作“彩色長城”,博物館里還展示了在長城沿線采集到的各種各樣的彩色石頭,其中有一塊小石頭是純黃色的,就取自天津黃崖關地區。
天津博物館數字長城展“彩色長城”板塊
“暖黃色的”黃崖關
黃崖關是明代薊鎮長城的重要關隘,也是現在天津境內唯一一座比較大規模的長城關城。之所以叫黃崖關,是因為每當夕陽照在山崖的巖石之上,都會反射出暖暖的金黃色。山上有黃崖,山下建雄關,我想,每當晚照黃崖時,寒風冷冽的古代邊塞映襯著暖黃的斜陽,守邊的將士也會想起遠方故鄉的燈火吧!
冬日黃崖關(圖源:薊州旅游文化集團)
一代名將戚繼光修的長城
我經常一個人爬到黃崖關長城的最高處,這里也是天津的最北端。登高俯瞰,在燕山高聳、雄關巍峨的地方,大山與平原的交匯之處,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就是我的家鄉——薊州。
“薊北雄關”(圖源:薊州旅游文化集團)
很少有人知道,這處山青水綠的旅游度假之地,炊煙裊裊、鄉野農家的薊州在古代是一座飽受戰火洗禮的邊塞城市。明代長城沿線劃為九個防區,稱為九鎮,薊鎮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在北京的正前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黃崖關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最初建得很簡單。戚繼光調任薊鎮總兵后,為增強防御能力,對黃崖關進行了包磚大修,形成了現在的規模——有85座敵臺,9座寨堡,這段長城全長40.28公里。
黃崖關戚繼光像
我們打開今天的地圖可以看到,黃崖關長城的周邊還有叫下營、中營、大平安、車道峪的村子,就是當年的兵營和軍事寨堡。比如中營村子里有一處四眼井,是當時軍營中的水井,上面清晰地留下了幾百年前用繩子拉水的磨痕。再比如,距離黃崖關不遠有個地方叫歡喜峪,這個名字也是戚繼光在任修長城時留下的,因為當年那里開辦了灰窯,用以燒制長城的石灰,村民們通過燒石灰增加了收入,生活富足,皆大歡喜,所以這個地方就叫做歡喜峪,灰窯到現在還有遺跡,歡喜峪也一直沒有改過名字。
黃崖關,在最美的時空交匯點等你來
陳悅昕在黃崖關景區“長壽園”錄制節目
黃崖關的每一座敵樓、周邊的每一個村落都有我的腳印,但是這里可不是只有我的腳印,守護這段古老長城的人還有很多。
希望今后提起長城,大家腦海里都能想到有一段長城是暖暖的黃色,她是有溫度的。每當夕陽西下、晚照黃崖,戚繼光帶著將士守衛國家,那是他們的暖黃。在黃崖關,我找到了人生的意義和航向,這是我的暖黃。今后,還會有更多的游客通過長城了解我的家鄉,來感受更多的暖黃。
責編:劉新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