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進一步調高大豆補貼標準,每畝高于玉米約350元
本報訊記者李越報道為切實調動、保護農民種植糧油作物的積極性,確保糧食和油料安全穩定供給,日前,省農業農村廳就扶持糧食油料生產出臺政策,明確進一步調高大豆補貼標準,落實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政策,支持糧食生產和大豆油料擴種。
我省明確,要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增加補貼總額。對在合法耕地上種植玉米、大豆的生產者,根據畝均補貼標準和種植面積,發放補貼資金。將大豆每畝補貼標準由上年的比玉米高200元至250元,調整為比玉米高350元左右。繼續落實稻谷生產者補貼政策,對在合法耕地上種植水稻的生產者,根據畝均補貼標準和種植面積,發放補貼資金。
落實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政策,我省對實際承擔農資上漲成本的實際種糧者,根據畝均補貼標準和糧食種植面積發放補貼資金。繼續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對全省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根據畝均補貼標準和家庭土地承包合同面積等因素,發放補貼資金。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對購買補貼范圍內產品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給予定額補貼,引領購機者使用先進適用農機具。
繼續實施種植業保險政策。實施玉米、水稻、小麥、大豆、花生、馬鈴薯和玉米制種、水稻制種直接物化成本保險,在產糧大縣實施玉米、水稻、小麥三大主糧完全成本保險。各級政府對保費給予補貼,補貼比例為80%。落實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綜合考慮糧食生產成本、市場供求、國內外市場價格和產業發展等因素,2023年生產的粳稻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31元。
擴大耕地輪作實施面積。對承擔耕地輪作項目并完成輪作任務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每畝補助150元,重點支持糧豆輪作,促進用地養地相結合,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擴種大豆及油料作物。
責編:徐 碩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