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一方水土育一方飲食,一方美食也能帶“火”一方水土。
近年來,從河南胡辣湯到天津煎餅馃子,從沙縣小吃到柳州螺螄粉,不少特色美食發展為特色產業,在帶動就業、增加收入、延伸產業鏈等方面為地方發展賦能。
遼寧地理位置獨特、生態系統完備、農業資源豐富,孕育出了味道獨特、文化厚重的全國九大菜系之一——遼菜。然而,相比于川菜的全國覆蓋、魯菜深厚的產業基礎,“遼之味”在向產業轉化的過程中與先進地區仍存在差距,亟須盡快“拔節”。
發揮品牌效應,推廣“好味道”與推廣“好故事”并重。眼下全國各地頻繁在打造網紅食品、特色小吃上發力,想要“出圈”,不僅需要在口味、形象、渠道等方面下功夫,也要注重包裝文化內涵,讓好產品與好故事融為一體,讓消費者在品嘗美食的同時擁有文化認同感,提升消費價值。
夯實產業基礎,有了好食品還要建設好鏈條。食品是將一產、二產、三產串聯成鏈的優質載體。換句話說,一款受歡迎的飲食產品也是一個地區產業實力強的體現。讓食品工業預制化,是遼寧建設食品工業大省的方向所在。為此,既需要遼寧發揮農業大省種養規模化、標準化的資源優勢,還需深耕工業大省在食品裝備、技術研發等方面的產業優勢,讓諸如鍋包肉、雪綿豆沙等名吃能夠即烹、即食。更要搭乘互聯網銷售快車,建設完善的冷鏈運輸網絡,才能讓遼菜走向全國餐桌。
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為振興助力。期待更多遼寧好味道深入人心、香飄世界。
責編:盛 楠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