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記者姜義雙
6月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濟南聯合舉辦2023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石油二廠職工李德祿應邀出席活動并獲得2023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百名最美生態環境志愿者榮譽稱號。
渾河,作為撫順人的母親河,自東向西貫通撫順城區。自小在渾河岸邊長大的李德祿對渾河有著很深的感情,從部隊轉業后,他被分配到撫順石化公司石油二廠,上下班路過渾河看到有人隨意往河道倒垃圾,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李德祿說這是他心中渾河的模樣。為讓心中的圖景早日變成現實,自2008年起,護河巡河便成了李德祿業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有的河道地處車道旁,車流量大,大風一起,刮得塑料袋、樹葉、廢紙滿天飛,李德祿就頂著塵土撿拾垃圾;有的住戶緊挨河道,有人在河岸兩旁開荒種菜,李德祿便登門勸導,一次不行兩次,直至恢復河道原貌。節假日,李德祿經常放棄休息沿著渾河巡邏,發現亂倒垃圾的,立即上前制止。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2017年,李德祿組建了撫順市聚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動員志愿者和公益團隊一起加入“保護渾河”行動中來。他組織開展的“月牙島公園徒步環保公益行”“城市雙修,河道保護,環境治理”“文明撫順,保護母親河”等大型公益活動,每年都要辦十多場,而且每次搞活動,只要志愿者的孩子有時間,他都會動員大家帶上孩子一起去做公益。
“可別小瞧帶孩子做公益這件事,環保意識、責任意識都是潛移默化慢慢養成的,不少志愿者向我反映,孩子通過和家長一起做公益變得懂事啦、有愛心了,學習也更努力了。”李德祿說。
近年來,撫順市在渾河城區兩岸建起了供市民休閑娛樂的濱河公園,李德祿和他的團隊也悄悄改變了志愿服務方式,他們常常在濱河公園開展文明行為宣傳、健身器材檢修等志愿服務,還利用APP為團隊設計多種多樣的公益環保活動,方便志愿者結合自身實際隨時選擇服務方式、時間和地點。
在李德祿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撫順人加入聚沙團隊一起做環保。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提升,聚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志愿者也從最初的十多個人發展到現在的1600多人,他們當中有農民、工人、公務員、學生、民警,有的是同事,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全體家庭成員,年齡最大的已經86歲。
據統計,李德祿和他的團隊每年志愿服務超過1萬人次,累計服務時長3萬多小時。撫順市聚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先后被評為遼寧省最佳志愿服務組織、遼寧省文明單位、撫順市百姓雷鋒等榮譽稱號,李德祿也被評為全國最美河湖衛士、撫順市百姓雷鋒。
責編:楊 旭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