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沈陽市民經常會看到馬路經歷著被“治愈”的大動作,紛紛表達內心疑惑:“為什么路邊石總反復修?這樣反復修路,屬于資源浪費嗎?”
6月16日上午9時許,帶著這些疑問,北國網記者來到沈陽市北二馬路,這里正在進行道路改造。馬路上一處剛剛完成調整維護的排水井已經正常“上崗”了。排水井周圍并未設置任何警示標志,車輛在上面正常通行。
(資料圖)
這么短的時間車輛正常通行可以嗎?正在施工的吉林省天順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占權在現場解釋到:“這次施工采用高聚物灌漿料,快干、上強度快,澆筑1小時后可通行5噸到10噸重的小型車,2小時后可通行20噸以上的重型車。”
據了解,這次北二馬路不僅調整了排水井也重新改造了路邊石、鋪設了人行道。附近的商戶唐先生說:“原來店門前人行道步行磚老化、邊石破損,通行不太方便。這次道路改造前征求大家意見,我就反映了這些問題。現在,路邊石、人行道都修整好了,感覺我們商戶的意見被重視,效果我們也很滿意。”
北二馬路道路改造仍在進行中,在施工現場,沈陽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相關工作人員來到現場,以點帶面,從更新、維護、精細化管理等方面一一解答群眾關心的改造升級熱點問題。
問題一:本次改造項目以“三問于民”的形式開展,具體是哪“三問”呢?
沈陽市和平區城管中心市政部部長王洋:“三問于民”指的是,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效于民。在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我們都通過組織周圍商戶和居民開會的形式,向沿街商戶征詢道路改造設計意見,建百姓滿意的道路。
問題二:為什么要開展邊石改造調整這些工作?沒問題的邊石也被拆除了,是扔掉了嗎?
沈陽市政工程設計中心主任董亞軍:道路邊石能起到保障行人、車輛交通安全和保證路面邊緣整齊的作用,對于路面雨水的收集也至關重要。改造時,我們先將邊石整體進行拆除,會將舊邊石中能回收利用的進行打磨重新使用。邊石打磨翻新既節約資金又減少天然石材的使用還能夠有效提升道路整體品質。
問題三:本次排水井調整方面,在工藝上有哪些創新?
沈陽市和平區市政排水管理處處長孫曉東:排水井周圍路面采用圓形切割,一體化澆筑,整體堅固,能保證五年內不產生均勻沉降等問題。
問題四:為什么要開展人行道鋪設這些工作?
沈陽和平市政建設集團公司副經理張宏茂:原來人行道鋪設的是混凝土壓力磚,容易出現老化、下沉等問題,不便于市民出行。這次我們改用200㎜*600㎜的石板鋪設,厚度、強度都升級,能保證5年不出現下沉問題。
問題五:未來會如何持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
沈陽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市政設施管理處副處長薛暢:一是實施道路高標準維護。2023年計劃對沈陽市2641條市政道路實施高標準維護。截至目前,維護完成1980條。二是加大道路大中修改造力度,建立良性道路大中修機制,不斷提升沈陽市道路整體完好水平。三是實施精細化維護。對車行道、人行道、邊石、檢查井及附屬設施等實施系統維護,全面提高道路維護標準,全年打造50條精品維護街路。四是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制定占道施工精細化管理規定,從圍擋、揚塵、噪音、安全等七方面提出高標準管理要求,最大程度減少施工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影響。
記者閆尚 欒溪見習記者周藝凝
責編:齊志揚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