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本報記者趙婷婷
“您好,圓珠筆不可以帶入車間。”
6月9日,記者剛走進寶鈦華神鈦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就有工作人員上前提醒并替換了記者手中的圓珠筆。
“圓珠筆的筆珠一般含有鎢元素,倘若在車間內脫落,可能會摻雜到海綿鈦中,對產品質量造成影響。”公司總經理助理甄雷解釋道。
寶鈦華神始建于2007年,坐落在錦州湯河子經濟開發區,主要生產海綿鈦。“顧名思義,海綿鈦就是疏松多孔的金屬鈦,是鈦材、鈦粉及其他鈦合金產品的基礎原材料。”甄雷介紹,“像生活中常見的眼鏡框、醫療領域的心臟支架、航空領域的飛機發動機等,都少不了‘鈦’的身影。用途的重要性注定了我們在生產過程中要關注到包括筆珠在內的每一個細節。”
來到選品區,已經破碎至顆粒狀的海綿鈦正在經過機器和人工的雙重去雜。“你看,這些海綿鈦顆粒大小在3毫米至12.7毫米之間,是由一個7.5噸重的海綿鈦坨經多級破碎后形成的。”甄雷介紹,這種小粒度高端海綿鈦,既要成分均勻又要保持高疏松度,才能保證后續鈦合金的產品質量。“過去,市場上這種小粒度高端海綿鈦供應不足。近年來,公司成功研發出7.5噸爐型高疏松度海綿鈦工藝,實現了小粒度高端海綿鈦的穩定批量生產,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缺。”甄雷說,目前公司可年產海綿鈦2萬噸,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23%,年工業總產值15億元。
“為把公司建成全國最大的海綿鈦產業創新與生產基地,公司成立技術研究院,每年投入大量研發資金,如今已獲得60多項科技成果,公司也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遼寧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并被評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甄雷說。
打造行業標桿,同樣離不開數字賦能。去年6月,寶鈦華神智慧工廠云平臺正式投入使用。通過大屏幕,車間內的生產進度、工藝參數、設備情況一覽無余。甄雷輕點鼠標,大屏幕上的畫面隨之變換,只見倉儲區兩臺機械臂默契配合,將一桶桶成品海綿鈦運送至智能化立體倉庫里。“不日,這些產品就會隨車運往各地,應用到各行各業……”甄雷說,今后,公司還將進一步擴大產能,打造全國首家海綿鈦全流程智能化、數字化企業,為國家重要領域輸送高質量產品。
責編:楊金鳳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