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省民政廳深入調查研究推動主題教育扎實開展
解決群眾所需所急回應群眾所呼所盼
本報訊記者關艷玲報道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民政廳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基層一線、深入民政服務機構,解決群眾所需所急,回應群眾所呼所盼,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推動主題教育扎實開展。
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省民政廳明確了31項調研課題,并針對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公墓領域違規建設經營問題專項整治開展解剖式調研。在省委規定的5項專項整治基礎上,結合實際增加2項專項整治,深入整治全省公墓領域突出問題,深入整治社會團體違規收費問題。
推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網絡不斷健全完善,省民政廳今年提請省政府將為老服務綜合體建設納入對各市政府的績效考核,要求年底前各市綜合體覆蓋率達到67%,依托這些服務機構和設施,邀請老年人走出家門接受定制服務,也可以派出服務人員開展上門服務,傾力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
提升特殊困難老人居家養老質量,主題教育期間,省民政廳會同多部門聯合下發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年度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改造工作將根據老年人實際需求,按照“一戶一策”原則設計改造方案,目前這項工作已全面啟動。
針對基層智慧化社會救助服務不夠、困難群眾申請渠道需要進一步暢通等問題,省民政廳不斷健全完善主動發現問題機制,確保兜住基本民生底線。進一步加強單位和部門間社會救助信息共享和數據利用,初步建設完成省級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動態更新低收入人口信息庫,通過設置風險預警指標,及時主動篩查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低收入人口。結合全省民政干部常態化走訪困難家庭活動,積極為困難群眾提供或轉介相關部門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救助幫扶。
深入推進社會救助數字化改革,全新設計研發困難家庭智慧救助系統。持續加大基本生活救助力度,進一步加大低保擴圍增效力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提供照料護理、送醫陪護、心理疏導等類別化、差異化救助服務,積極推動形成“物質+服務”救助模式。
責編:李 瑩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