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記者楊麗娟報道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是由海歸張群創辦的企業。經過14年技術積累,其研發的自主可控的國產CAE軟件已成功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軌道交通、船舶等領域,形成1000個對標案例,有效解決了行業“卡脖子”問題。
英特仿真是中國海外學子(大連)創業周吸引海外學子創新創業的成功范例。作為全國重要的招才引智平臺,海創周堅持把“人才回歸、項目落地”作為辦會核心,傾力匯聚全球雙創資源,服務區域雙創生態,為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23年來,共吸引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余名留學人員參會,近萬名海外學子通過海創周回國創業。
為給海內外人才回國創新創業營造有利環境,國家、我省和大連市出臺一系列創新創業和人才優惠政策。2009年首次啟動申報的“海創工程”政策,通過資金扶持、環境配套、平臺服務優化環境,為海外學子到大連創新創業提供全方位支持,為人才落地和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2018年以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專業賽、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專業賽等國內重要雙創活動紛紛落戶大連高新區,在更廣泛領域激發海外學子歸國創新創業的活力和熱情。
引進一個人才,帶動一個產業。截至目前,約200個“海創工程”高端項目落戶大連,涌現出英特仿真、微神馬、齊維科技等重點企業,為區域發展注入動力,助力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發展。在海歸學子創業集中的大連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1300余家,科小企業2227家,雛鷹企業630余家,瞪羚企業76家,大連市8家潛在獨角獸和種子獨角獸企業均在這里誕生。
即將召開的第24屆海創周,聚焦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大連“兩先區”建設等任務目標,圍繞數字技術、智能制造等省市重點產業方向,邀請1000余名海外學子參會,舉辦海外學子來遼回遼創新創業大會、項目路演等活動,將掀起又一輪海外學子歸國創業的熱潮。
責編:姚晟琦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