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堅持問題導向扎實開展主題教育
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
本報訊記者陳博雅報道以前,軍人退役回歸地方報到需要先辦理兵役登記,到組織部門轉出組織關系,再到人事部門遞交檔案才能完成手續。現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打造的線上“集合式”辦公場景,將公安、社保、人事等部門集中起來,打通政府內部數據壁壘,提供“一件事一次辦”服務,讓退役軍人進一次門解決多個問題。這是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開展主題教育,聚焦優化退役軍人事務領域營商環境、推動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推出的一項服務。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堅持問題導向,把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退役軍人服務保障、讓退役軍人獲得感成色更足,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落腳點。持續深入推廣運用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矛盾問題攻堅化解;建立遠程視頻信訪系統,及時回應、就地解決退役軍人合理訴求;深入矛盾突出的地區開展調研,全力解決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資金發放難題。
緊貼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需求,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狠抓服務質效,為退役軍人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營造良好環境。會同23個省中直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退役軍人穩就業工作的通知》,提供24條具體就業優先政策;擴大退役士兵適應性培訓覆蓋面,支持退役軍人參加學歷教育,改善知識結構,加快構建適應性培訓、技能培訓、學歷教育、終身職業培訓“四位一體”的教育培訓體系;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加強與大型企業的合作,加大專招力度,拓寬退役軍人就業渠道;著力搭建干事創業平臺,組織退役軍人創業創新企業參加首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創新成果展交會,累計產品成交額達22.9億元;激發退役軍人干事創業熱情,在全省評選50家退役軍人創新工作室,支持資金500萬元。如今,全省退役軍人創新工作室共研發創新成果200余個,獲得發明專利140余個,成果轉化70余個,創造經濟效益2億余元。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聚焦制約退役軍人工作高質量發展難題,推動理順軍休服務管理機構設置,及時修訂轉業軍官考核賦分辦法,健全完善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政策“工具箱”,激勵引導退役軍人發揮優勢特長在振興發展中建功立業。
責編:閆 尚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