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們的時間太少嘍,沒有辦法。”
7月28日深夜,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結束后,總導演陳維亞在主媒體中心被記者追問“有沒有遺憾”時,笑著用四川話回應。
“太多太多想表達的,情感、形象、激情、文化……”陳維亞說,“我們希望將來成都再有這樣的大型活動,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展現出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實上,當陳維亞率領主創團隊成員趕到主媒體中心和記者見面時,他的內心是輕松而愉快的:“我們歷時5年的創意,3年的艱苦工作,1年的最后沖刺,終于在今天晚上向全世界年輕人,向成都奉獻了一臺精彩的開幕式。”
如陳維亞所言,時間,自始至終是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主創團隊面臨的巨大挑戰:開幕式總時長要控制在95至100分鐘之間,運動員入場儀式不能超過60分鐘,留給文體表演的時間只有15分鐘。
以至于很多節目的時間都要精確到秒。在排練階段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威亞演員張蕓橋是這樣介紹節目的:我們的節目總時長5分02秒,我們懸浮空中的時間是3分42秒。
當晚21時40分許,成都大運會開幕式現場,伴隨著全場觀眾的歡呼聲,31名火炬手圍在舞臺中央,共同點燃了“太陽神鳥”造型的點火器。
200米外的東安湖畔的主火炬塔,正靜靜地等待著焰火的到來。體育場內,“太陽神鳥”的光芒直射到空中,引發12道焰火,繼而引燃頂棚一圈的焰火。經過一道焰火長廊后,主火炬塔被點燃。
成都籍航天員葉光富率領的31人組成的火炬手團隊是整個開幕式的亮點。陳維亞說,這是大運會甚至奧運會史上點火參與火炬手最多的一次,這樣的安排是“前所未有”的。
“他是離太陽最近的人,他采集了太陽的光芒、火焰,點燃了本次大運會的主火炬。”陳維亞談到這個創意時說,“葉光富體現了青年人追求科技的態度,也代表了成都人民。”
芙蓉花開、welcome、笑臉、大體聯的U字會徽……在開幕式現場,這些焰火造型被陳維亞總結為“有藝術、有造型、有主題”的。他同時強調,這些也是節儉、安全的。“這次焰火燃放時間非常短,總共只有100秒。”
對公眾頗為關注的主火炬塔,成都大運會開閉幕式運行中心點火組主管夏豐力介紹說,在主火炬塔的燃料選擇上,主創團隊曾經考慮過氫能源,但考慮到其生產、運輸、儲存等綜合成本較高,因此最終還是使用天然氣作為火炬燃料。
此外,按照簡約辦賽要求,成都大運會主火炬燃燒控制系統采用自動獨立調節模式,能夠根據火炬周邊的風量、雨量、溫度等,及時、精確地調整燃燒負荷,從而達到節約能源、控制成本的效果。
“本屆大運會開幕式,我們總時長短,參演總人數少,大約2000人,但我們非常高興向全世界展現了一臺青春的盛會、友誼的盛會、追夢的盛會。”陳維亞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鑫昕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徐碩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