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上半年民企占全省外貿總值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3.6個百分點
我省民營外貿企業發展呈現四大亮點
本報訊 記者劉大毅報道 8月1日,記者從沈陽海關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在我省外貿發展中繼續發揮“穩定器”作用,且主體地位進一步凸顯。數據顯示,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1805.8億元,同比增長9.9%,較全省整體增速高8.5個百分點,占全省外貿總值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3.6個百分點至46.5%,拉動遼寧外貿增長4.3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我省出臺多項政策措施促進民營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有效激發外貿市場主體活力。沈陽海關統計分析處認為,當前我省民營外貿企業發展呈現以下四大亮點。
企業數量和貿易規模穩中有增,穩大盤作用顯著。上半年,我省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外貿企業同比增加4.7%,達到1.1萬家,占同期有進出口實績企業的83.5%。
機電產品出口貢獻突出,創新發展成效顯著。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機電產品293.8億元,同比增長24.8%,占同期民營企業出口總值的36.3%。其中,汽車零配件、通用機械設備、機械基礎件和機床出口分別同比增長15.3%、83.4%、7.5%和111.3%。此外,民營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出口51.4億元,同比增長3.4%,占我省同類產品出口比重提升2.1個百分點,達到20.3%。
民生和資源類產品進口快速增長,保供穩價作用凸顯。上半年民營企業消費品進口同比增長29.4%,高出全省同類產品進口增速5.7個百分點。同期,糧食進口同比增長67.9%,高出全省同類產品進口增速24.2個百分點。此外,金屬礦砂、原油和煤炭進口量分別同比增長14.7%、36%和135.8%,分別高出全省同類產品進口增速36個、15.9個和117個百分點。
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深度融入國際市場。上半年,我省民營企業在對傳統市場如日本、東盟等進出口保持增長的同時,對新興市場加速開拓,對拉丁美洲、非洲、中亞5國和阿拉伯聯盟進出口分別同比增長6.6%、30.9%、42.3%和3%,增速均高于全省整體水平。
下一步,沈陽海關將抓好海關總署優化營商環境16條舉措落實見效,精準服務、惠企紓困,持續激發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的發展動能。
責編:李明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