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朝陽市地處北緯41°谷物黃金種植區,這里土壤肥沃、水源清澈、光照充足、空氣清新無污染,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讓當地五谷雜糧生長得更好,讓朝陽有了“五谷雜糧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朝陽市推進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建設,立足自然稟賦加速產業振興,依托2小時“高鐵經濟圈”,將朝陽的美味雜糧端上京津冀百姓的餐桌。
【資料圖】
朝陽小米:中國“粟文化”的“活化石”
“小米”,學名“粟”,未脫殼前稱“谷子”,是我國最古老的糧食之一。圍繞粟的種植、加工、食用等,中華民族形成了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習俗、觀念、精神等,統稱為“粟文化”。至少5000年前,朝陽地區就開始了谷物的種植,朝陽小米被譽為中國“粟文化”的“活化石”。
千年谷地,一脈香傳。朝陽小米色澤金黃、顆粒渾圓、口感香滑、米油粘厚,可做成美味可口的稠粥、小米發糕、煎餅干、小米鍋巴、小米面餅等二十余種不同風味的食品。在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召開的全國群英會上,朝陽黃小米還被送到北京,犒勞全國各地勞模。
朝陽綠豆:雜糧中的“綠色珍珠”
“朝陽綠豆”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朝陽市朝陽縣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土地資源豐富,非常適于綠豆種植。朝陽綠豆以種粒飽滿,品質優越而聞名,其養分、口感、色澤均屬上乘,素有“綠色珍珠”美稱。
朝陽綠豆粒大、均勻,顆粒飽滿、豆色濃綠、色澤明亮、無雜色。炎炎夏日,用朝陽綠豆煮上一碗綠豆湯,既能清涼解暑,又能利水消腫,是養生佳品。
朝陽紅小豆:雜糧中的“紅寶石”
朝陽市建平縣是“遼寧紅小豆之鄉”,種植紅小豆有上千年歷史。據史料介紹,在遼代朝陽建平地區就有大量栽培紅小豆的歷史。建平紅小豆籽粒飽滿、色澤鮮艷、口感香甜、含豆沙量高,在當地有“紅寶石”的美譽。2016年“建平紅小豆”被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建平紅小豆食用方法多樣,既可以與大米搭配一起蒸飯或煮粥,又可以制作成紅小豆沙,作為各種糕點、面食的餡料,也可以在燉湯時加入紅小豆。建平紅小豆性平、味甘,可祛濕消腫、利尿解毒,常食有降低血脂、調節血糖、健美減肥的作用。
責編:楊金鳳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