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8月15日,在華晨寶馬鐵西工廠,運送新車的半掛車陸續駛出廠區,出口到瑞士的500輛ix3純電動汽車,僅用1小時就完成了從申報到放行的全部海關流程。“國際市場對新能源汽車需求不斷增加,穩定的物流和高效的通關效率讓我們的交貨能力有了保障,現在直運國家已達30多個。”華晨寶馬外貿專員陳蘇對記者說。
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這“新三樣”產品是當下遼寧出口的引領者。來自沈陽海關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遼寧“新三樣”出口達108.87億元,同比增長75.96%。
業內人士指出,“新三樣”出口成績亮眼,不僅得益于國際市場需求加大,更得益于企業多年的堅守和創新,以及政策和服務的持續發力。近年來,我省及各市加速布局新能源及環保產業鏈,連續出臺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政策文件,超前規劃、系統布局,為“新三樣”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引導更多的“新三樣”產品創新開花結果。在此背景下,我省相關產業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日漸完備的產業鏈與供應鏈能滿足“新三樣”生產對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推動整個產業快速上規模、上水平。
沈陽海關商品檢驗處副處長范輝表示,“新三樣”的崛起折射出遼寧外貿產業的附加值和產業鏈融合度在升級。“相較傳統外貿產品,‘新三樣’的科創要素在產業發展中的作用非常強,附加值也更高。同時,‘新三樣’產品精細復雜,需要產業鏈上多個環節有機融合才能順利完成生產制造。”范輝說。
為推動遼寧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今年以來,沈陽海關圍繞新能源汽車開展專題調研,搭建個性化通關平臺,優化真空包裝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模式,積極探索實施分類管理,助力企業生產汽車成套設備便利通關。
為幫助鋰電池生產企業擴充產能,應對持續增長的訂單,大連海關通過在設備安裝調試環節同步開展查檢作業等措施,快速驗放新能源電池生產企業進口設備,幫助企業及時投產新生產線。在出口環節,通過提供定制化服務,疊加資料預審、預約檢驗、提前申報等便利措施,暢通鋰電池類商品出海渠道,護航企業擴大出口。
光伏是錦州的優勢產業,為推動產業發展壯大,沈陽海關所屬錦州海關建立“一企一策”機制,引導支持企業聚焦市場需求,收集主要出口國最新法規和市場準入信息,了解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端遇到的困難,利用數據分析和政策研究,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責編:楊金鳳審核:徐曉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