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是鐵銹的圓形掛鐘靠在斑駁的墻面上,時光隨著指針無聲地旋轉著,嘀嗒嘀嗒……
日歷在鐘下被一日日地撕著,身軀越來越單薄了……
一年又快劃過了,日子綿長而平淡……
10月24日晨8:30,一對兒顫顫巍巍的老人打開了卷簾門。
這是一家沒有招牌的理發店,陽光下,黃桷樹暗色的樹影把店里他們臉上的溝壑填得更深了。
沒有招牌的理發店
巴南,一品街道,一品中學斜對面有一條被藍色護墻圍起來的老街沿河街,街面的土被翻了起來,一些陳舊的石板和石塊歪歪地躺在上面。
靠左步行約五十米,經過新建的孕嬰用品店、布匹縫紉店……便是沿河街13號,二層樓的青瓦青磚老房,一樓用石灰粉刷了墻,二樓直接用水泥涂抹的凹凸不平,樓上的窗掩著,風從跌落了玻璃的窗欞穿越進去,微微揚起深藍色的布簾。
黃桷樹把慵懶的枝椏橫臥在屋頂上,在屋檐隨意地垂掛著,像是一位老者,無言地看著眼前變幻的世界。
枝繁葉茂之下,是一家沒有招牌的理發店。理發師是一對兒年邁的夫妻,丈夫梁地清生于1932年,今年八十五歲,妻子羅仕銀略小兩歲。
梁爺爺缺了牙,穿著深藍色咔嘰布中山裝,褲子是“撿”兒子穿過的牛仔褲。羅婆婆也缺了牙,背馱著,天并不太涼,她已戴上了絨線帽子,穿著黑格紅花的襖子。
這里的一切陳設都是上了歲數的,篦子、梳子、鏡子、毛刷、剃刀……
沒有染發燙發的工具,兩面鏡子早已花了臉,兩張木椅掉了漆,地上散碎著的一縷縷頭發,夾雜著花白的顏色。
他們理發不論男女老少,一律收費五元。
扯幾尺花布娶一個妻
現在,還沒有人來光顧,梁爺爺講起過往:
剃頭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祖父也是“剃頭匠”,十三歲開始跟著父親學剃頭,后來進了供銷社當“專業”理發師。
1950年春,一戶人家帶著女兒常來理發,彼此的父母一來二往地成了朋友,干脆就把兩家孩子的婚姻“包辦”了。后來,母親過世,家里催著結婚,自立門戶減輕負擔,第二年,便扯了結婚證,“在街上租了房子當新房,沒辦桌席,扯了幾尺花布,給她添置了幾身新衣服,我就娶她過門了……”
羅婆婆插嘴:“新衣服!就是結婚的時候穿過他買的。結婚證,早就不曉得在哪個時候搞丟了!兩個人一起的照片也沒有一張!我還以為,結婚嘛嫁個有工資的人,日子好過點。結果呢?”
梁爺爺嘿嘿一笑,繼續他的龍門陣:“她是沒有想到,我沒房沒錢,倒是帶著七十多歲的伯伯和幾歲的弟弟一起過日子,租了好多回房子,家里碗筷都沒有,被子枕頭也是借親戚的,賢惠的她絲毫不嫌棄。后來,第一個孩子出生了,接著,第二個……我們還是東搬西搬,房東想趕你就趕你走。她說,我們得有個‘窩’,我就拼命賺錢。五十年前,我存了四百元買了這個‘窩’,以前是一個破房子,就幾個架子撐起。存點錢就改造一點,慢慢地,這個‘窩’就像樣子了!”
之后,第三個孩子降臨,第四個孩子夭折,他看見饑餓難忍的妻浮腫了全身,心疼不已,暗自淌淚。第五個孩子降臨時,他瞞著她去做了手術……
他更忙碌了,有時間就拎著剃頭籃子到處跑,最遠走三十里路去趕場,賺到的每一分錢都交給她手上。
一對兒年歲最長的理發師
這時,店里進來了一位男子,舉手投足里透著常客的神態。
他坐下,梁爺爺忙一步步歪歪斜斜地挪過去,他雖然步履艱難,但見他眉頭微皺,眼明手穩,咔嚓咔嚓,剪剪、剃剃、刮刮……
“都是梁爺爺的老主顧了,從胎毛剃到現在,五十多年了。”正在理發的男子說。
梁爺爺說:“是啊,我剃了上千個孩子的胎毛,說上萬也不夸張。我帶了很多徒弟,前年摔壞了腿,老婆子也成了徒弟。”
羅婆婆嘴巴癟起笑:“吹嘛……”
他們相視一笑,滿臉的皺紋如水波蕩漾開來……
“剃著剃著,我們就老啦!”梁爺爺旋即又嘆了一口氣,“現在年輕人覺得我們的手藝過時了,一天多的時候有十幾個人,少的時候只有四五個人。但我們不靠這個賺錢,我有退休金,閑不住。”
他們,的確是一對兒年歲最長的理發師。
又來了一位白發的婆婆來照顧生意,這下是羅婆婆大顯身手了。
她捏著剪子的右手,有兩根指尖裂了口,纏著膠布,手指骨節也有些變形。
她剪得略微慢一些,將女顧客的滿頭銀絲剪成整齊的蘑菇狀。
夫妻倆理完發,梁爺爺一步一挪地拖著摔壞的腿往前挪,羅婆婆忙疾步過來扶著他坐下。
“哪個過日子不吵架?我和她就不吵架!我進了掃盲班的,起碼也認識千余字。她沒文化,脾氣大,我就讓著她。再說,她跟著我,受了好多苦啊!……每天早晨我吃兩個雞蛋,吃高級奶粉,我喜歡的紅燒肉燒白她也不嫌麻煩經常做,她自己吃稀飯面條紅苕和剩菜。”梁爺爺的眼圈瞬間就紅了。
羅婆婆又接嘴過來:“苦又有啥子?日子,總會苦過來……現在日子越來越好了,只是老頭腿壞了,我的耳朵不靈光了……雞蛋奶粉啊,我不愛吃那些。”
“你是舍不得!”梁爺爺心知肚明,“我摔壞了腿,在床上躺了四五個月,她把我照顧得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對,就是這個詞——‘無微不至’!”
這就是幸福最真實的樣子
接近正午,羅婆婆返身進了廚房忙乎,廚房里有一大袋子雞蛋和一筲箕紅苕,竹編防蠅罩蓋著昨日吃剩的一小盆清湯火鍋和燒白、一小碗油炸蠶豆。
梁爺爺看著老妻佝僂的背影,又四下看看,他們相伴已經六十七載了,這個“窩”陪伴他們經歷了多少風雨?
家里雖沒什么像樣的家當,但桌椅凳床齊全,雖舊但結實。如同他倆,雖然八旬已過,這理發店會一直開下去……
孩子們是孝順的,送來了洗衣機和冰箱。廁所修在廚房背后,算是半露天,幾件衣服掛著當門簾,幺兒子送來幾盆山茶打著花苞一溜子放在廁所外的窄廊邊上,怕父母跌滑掉到下面的坎下,一排接滿雨水的塑料盆和桶沿路排著,沖廁澆花的水都有了。
這些花兒年年綻放年年凋零,在漫長的歲月里,我們會經歷各種花開,也會品味各種苦辣酸甜,就像羅婆婆淡然地說著“日子,總會苦過來”。
此番情景,正應了詩人李元勝的詩句:
“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一起消磨精致而蒼老的宇宙
……
直到所有被虛度的事物
在我們身后,長出薄薄的翅膀”
對于梁爺爺來說,拿好剪子,陪好妻子,過好日子,這就是幸福最真實的樣子。
滿是鐵銹的圓形掛鐘靠在斑駁的墻面上,時光隨著指針無聲地旋轉著,嘀嗒嘀嗒……
原標題:重慶最年長的一對理發師 歷經歲月 剪不斷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