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重慶人來說,軌道交通3號線是陪伴大家多年的老伙伴了,但你可能從來沒真正了解過它,更不知道它有多厲害。近日,重慶市3號線跨座式單軌交通工程就從60多個國家的上百個項目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FIDIC全球優秀工程項目獎。
那么,3號線究竟有啥本領能夠力克群雄,拿下這項素有工程咨詢行業“諾貝爾獎”之稱的國際大獎呢?今天,我們就帶你認識一下“深藏功與名”的它,今后你也可以自豪地對全世界說:這是咱重慶的。
三項“世界之最”
3號線單軌工程是國際上目前運輸效率最高、單線運營里程最長、地形條件最復雜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線路,無論哪一項都足夠有分量。
全球運量最大的單軌線路
運輸效率方面,據軌道集團總工程師林莉介紹,3號線在開通初期,重慶軌道交通網絡尚未形成,其日均客流量僅約10.9萬乘次,而如今已突破80萬乘次;最高日客運量則由投入之初的30萬乘次,增加到如今的108萬乘次。
目前,3號線已成為世界上運量最大的單軌線路,為此,重慶軌道集團不斷進行技術攻關,將3號線最小發車間隔縮短至2分30秒,這是現階段設計的極限行車間隔。“因為3號線沿線包含商圈和交通樞紐較多,自身吸引客流能力大,因此在部分客流大站乘客上下時間較長,從而影響了線路的最短發車間隔,當然,未來仍有進一步縮短發車間隔的空間。”
同時,軌道集團還在此基礎上安排了8編組列車投入運營,這是世界跨座式單軌交通歷史上編組最大的列車,高峰時段定員運能可達到2.7萬人次/小時,超員運能則可達到3.7萬人次/小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階段全球范圍內,只有重慶擁有8編組列車。
世界上最長的單軌線路
運營里程方面,3號線長約56.4公里,設39座車站,作為重慶軌道交通網絡中一條南北走向的重要骨干線路,它跨越嘉陵江、長江、渝中半島,途經多個商圈、交通樞紐、住宅密集區,是解決重慶850萬市民越江出行、高效節能的重要載體。
“重慶是山城,建設條件有限,修建這樣一條軌道交通線路一定要有前瞻性,也要肩負起建設者的責任。”林莉表示,3號線在設計之初的長度和走向即是如此,雖然明知難度極大,但項目團隊頂住了各種壓力,組織專家進行多輪方案評審,最終確定“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理念,經過多年努力,這才有了如今的3號線。
時間證明其建設周期與城市整體規劃相匹配,對帶動沿線發展確實起到巨大作用,也正是因為3號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在新建線路與周邊商業均盡量采取同步建設或分步建設、預留接口條件的方式。
世上高差起伏最大的單軌線路
地形條件方面,看看3號線“上天入地”的身影便可猜到其中不易。據了解,目前國際上實現運營的單軌多采用高架形式,而重慶3號線則是世界上唯一的成功實現在同一單軌線路高架、地下、過江、穿山、換乘等多種條件下,高差達100米的工程建設。
作為世界上高差起伏最大的單軌線路,3號線想要適應如此復雜的地形,當然得有獨特的看家本領。技術人員告訴記者,跨座式單軌自身的優勢之一就是爬坡能力強,非常適合重慶山地城市條件;此外,跨座式單軌列車由于其轉向架采用特殊設計,最小平面轉彎半徑可達到100m,能夠顯著提高線路設計靈活性,減少沿線拆遷、降低項目投資。
多項“世界首創”
除了擁有上述幾項“世界之最”的響亮名號,軌道集團還組織編制完成了全球范圍內首部《跨座式單軌交通設計規范》、《跨座式單軌交通施工及驗收規范》,這被譽為中國跨座式單軌設計建造技術基石。
同時,團隊實現了國際首創跨座式單軌高架區間綜合平臺系統,國內首創單軌CBTC控制技術應用,并創新實現高架車站太陽能光伏系統、再生能逆變吸收裝置應用,這項技術可使單軌綜合能耗比地鐵低42%。
技術人員表示,這些成果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單軌長大線路運營檢修與疏散救援的問題,提高乘客緊急情況下的安全性,促進單軌產業技術進步。目前,我國提出的解決方案已經得到同行業日本、美國等國家認可,最新通車的俄羅斯單軌也已采用類似應用。
技術獲國際推廣
在單軌系統中,軌道梁系統是三大核心之一,項目團隊通過多年努力,最終實現PC軌道梁系統關鍵技術自主創新并獲得多項國家專利,該項技術可使軌道梁振動、噪音更小,乘客舒適度顯著提高,其整體技術已輸出國外,先后承接了韓國、印尼等單軌項目。
重慶單軌技術還實現了車輛轉向架國產化、道岔及車輛的本土化生產,諸多技術共同促進了重慶單軌產業鏈的形成,目前重慶已全面掌握跨座式單軌交通的核心技術,所有裝備國產化率已超過95%,而且工程的卓越技術獲得了國際認可及應用,目前已在韓國、巴西等國落地,印度尼西亞、泰國、印度等國的30多個城市也已表達了合作意向。
林莉表示,在本次大賽中,重慶市3號線跨座式單軌交通工程是全球軌道交通行業唯一的獲獎項目,這正是代表著國際工程咨詢行業對重慶跨座式單軌交通工程的高度認可。
FIDIC大獎有多厲害?
據了解,FIDIC是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的法文名字縮寫,其成員來自于全球各個地區的60多個國家,引領著全球工程咨詢行業發展的方向。而FIDIC工程項目獎素有工程咨詢行業“諾貝爾獎”之稱,參賽門檻非常高,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項目經國內專家二輪評選,從中國區的100多個初選項目中脫穎而出,作為佼佼者才獲得了申報資格。
“經歷10多年的科研和技術攻關,特別是通過運營的實踐檢驗,重慶單軌技術已經實現全面重大創新,不僅建成了國內首個單軌產業基地,而且單軌技術也躍居世界前列,我們選擇今年申報是順勢而為,同時也是重慶單軌‘一帶一路’新征途的開始。”